- 囓食
niè shí
咬食。
- 食喻
shí yù
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飧责人
- 啜食
chuò shí
犹言吃喝。
- 攻苦食啖
gōng kǔ shí dàn
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 形容刻苦自励。啖,亦作“淡”。同“攻苦食淡”。
- 帮狗吃食
bāng gǒu chī shí
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 食卓
shí zhuó
见“ 食桌 ”。
- 欲食半饼喻
yù shí bàn bǐng yù
讽刺了那种钻牛角尖,遇事不分析前因后果,徒生苦恼愚蠢的人,也讽刺了不注重过程的人。
- 靡衣偷食
mǐ yī tōu shí
靡:华丽;偷:苟且。 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 伴食宰相
bàn shí zǎi xiàng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 生寡食众
shēng guǎ shí zhòng
形容生产的少,消费的多。
- 率兽食人
shuài shòu shí rén
率:带领。 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 食少事繁
shí shǎo shì fán
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同“食少事烦”。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 狗彘不食其余
gǒu zhì bù shí qí yú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 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 过午不食
guò wǔ bù shí
佛教戒律。每日一餐,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午食》:“古以不能夕食为病, 宋 人言长年诀:夜卧不覆首,晚饭少数口。避瘴者诀:稍饮卯前酒,莫喫申后饭,似非常行之道。学佛者则过午不食,谓是佛所制……佛以日午食者,乞他食故。”亦作“ 过中不食 ”。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日中一食,日中者,日午也。即后世之所谓过中不食。”
- 日旰不食
rì gàn bù shí
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同“日旰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