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掣笔郎
chè bǐ láng
晋 代 王献之 七八岁时学习书法,其父 羲之 “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復有大名!’”见《晋书·王献之传》。后因以“掣笔郎”称誉幼年善于学书者。 宋 苏轼 《赠王觏》诗:“何人生得寧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
- 等郎媳
děng láng xí
1.旧俗,未有儿子,先娶儿媳,等有了儿子,且长大成人,再行成亲。这种儿媳谓之“等郎媳”。是过去不合理婚姻的产物。《人民日报》 2.13:“ 芮传家 原先的妻子也是等郎媳,比他大好几岁,他妻子嫌他年纪小,在外面有了‘相好’,夫妻结婚六年多,一直同床异梦。”
- 挑船郎中
tiāo chuán láng zhōng
称中药店伙计。以常在船形器中研磨药末,状似摇船,故称。
- 二郎
èr láng
1.指排行第二的男子。唐 白居易 《闻龟儿咏诗》诗:“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纔年四十鬢如霜。” 2.即二郎神。 宋 洪迈 《夷坚支癸志·蔡七得银器》:“伟丈夫者,俗所谓 二郎 是已。”《西游记》第六回:“那大圣已至 灌江口 ,摇身一变,变作 二郎爷爷 的模样。”《红楼梦》第四十回:“ 鸳鸯 道,凑成‘二郎游五岳’。 薛姨妈 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3.指 晋 杜轸 与 李骧 。《晋书·良吏传·杜轸》:“﹝ 蜀郡 杜軫 ﹞累迁尚书郎……时 涪 人 李驤 亦为尚书郎,与 軫 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踰之,号 蜀 有二郎。” 4.指 唐 郎颖 兄弟。《新唐书·儒学传中·郎馀令》:“祖 颖 ,字 楚之 ,与兄 蔚之 俱有名。 隋 大业 中为尚书民曹郎, 蔚之 位左丞, 煬帝 语称‘二郎’。” 5.泛指子侄辈。 宋 刘克庄 《解连环·戊午生日》词:“愿世世、相守茅檐,便宰相时来,二郎休作。”参见“ 二郎作相 ”。
- 茂陵刘郎
mào líng liú láng
指 汉武帝 刘彻 。 以其陵墓曰 茂陵 ,故称。
- 卜郎
bǔ láng
蒙古语,指蒙古男子的发辫。
- 野郎公
yě láng gōng
1.与人通奸者,尤指奸夫 2.处于暧昧地位的第三者
- 中郎有女
zhōng láng yǒu nǚ
中郎:汉蔡邕,曾官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因同情董卓获罪,死于狱中,遗有一女,名琰,字文姬。指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人
- 白马三郎
bái mǎ sān láng
五代 王审知 的称号。
- 潘郎车满
pān láng chē mǎn
形容美男子受到女性的青睐
- 郎官鲙
láng guān kuài
鱼羹。
- 江郎才掩
jiāng láng cái yǎn
比喻才思衰退。 同“江淹才尽”。
- 乃郎
nǎi láng
1.旧时称人家的儿子。 2.旧时女子称丈夫或情人。
- 郎主
láng zhǔ
1.旧时奴婢对主人的称呼。《宋书·王弘传》:“奴客与符伍交接,有所隐蔽,可以得知,是以罪及奴客。自是客身犯愆,非代郎主受罪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续《西厢》者之才,去作《西厢》者止争一间……以彼之才,较之作《南西厢》者,岂特奴婢之于郎主,直帝王之视乞丐。” 2.旧时妻妾对夫主的称呼。 唐 李贺 《江楼曲》:“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 清 厉鹗 《悼亡姬》诗之八:“郎主年年耐薄游,片帆望尽海西头。” 3.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称君主。 宋 范成大 《题张戡蕃马射猎图》诗:“ 阴山 磧中射生虏,马逐箭飞如脱兔。猖狂若到 杀胡林 ,郎主犹羓何况汝。” 元 王实甫 《丽春堂》第一折:“老夫 完颜女真 人氏,小字 乐善 。老夫幼年跟随郎主,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多有功劳汗马。”《水浒传》第八三回:“话説当年有 辽国 郎主,起兵前来侵占山后九州边界。”
- 货郎担
huò láng dān
货郎挑的杂货担。亦指货郎。
- 走方郎中
zǒu fāng láng zhōng
串村走巷行医的江湖医生。《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请是请过一个走方郎中瞧过,亦要什么十五块钱包医。”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十:“你主张请新医而你父亲却相信旧医,你的母亲又去求教符水草药的走方郎中。” 陆文夫 《牌坊的故事》:“慢慢地就懂得了药性,做起走方郎中来。成年挑着担子,摇着串铃,四处寻师访友,为人治病。”亦省称“ 走郎中 ”。 杨纤如 《伞》第十四章:“其余像摇拨浪鼓卖花粉头绳的,走郎中看病的,都曾留过心,总是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