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诵咒
sòng zhòu
1.亦作“诵呪”。念咒语。 2.诵经,念经。
- 口诵
kǒu sòng
读出声音来;朗读
- 诵绎
sòng yì
诵读并寻究其含义。
- 诵诤
sòng zhèng
谏诤。
- 诵记
sòng jì
背诵和记忆。
- 诵説
sòng shuō
1.传述解说。《荀子·致士》:“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説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 梁启雄 释:“伯兄曰:‘不陵不犯,即善守师説之意。’按,《修身》:‘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就是这‘不陵不犯’的意思。”《汉书·东方朔传赞》:“﹝长老贤人﹞皆曰 朔 口谐倡辩,不能持论,喜为庸人诵説,故令后世多传闻者。” 2.讽诵讲说。 唐 严郢 《兴善寺大广智不空三藏和尚碑铭》:“后学升堂诵説,有法者非一,而沙门 惠朗 ,受次补之记,得传灯之旨,继明佛日,绍六为七,至矣哉!” 明 方孝孺 《送凌君入太学序》:“今之士不然,所习者未脱乎剽窃、诵説之间,而充焉以为足。” 3.歌颂,称道。 宋 王安石 《谢弟安国特赐及第表》:“窃以躬国论听断之烦,而察知孤远之行,略门资贡举之法,而拔取淹滞之才,山林之所诵説而难遭,閭巷之所惊嗟而罕见。”
- 春诵夏弦
chūn sòng xià xián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 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 告诵
gào song
方言。告诉,告知。
- 诵叹
sòng tàn
赞颂,赞叹。
- 偈诵
jì sòng
即偈颂。
- 雒诵
luò sòng
反复诵读。 雒,通“ 络 ”。
- 箴诵
zhēn sòng
谓箴规之言的讲述与传习。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恢崇祗庸烁德懿和之风,广彼搢绅讲习言諫箴诵之涂。”《晋书·张寔传》:“忝绍前踪,庶几刑政不为百姓之患,而比年飢旱,殆由庶事有缺,窃慕箴诵之言,以补不逮。”
- 服诵
fú sòng
习诵。
- 昌诵
chāng sòng
吟诵。 昌,通“ 唱 ”。
- 诵数
sòng shù
1.反复诵读。 《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今日之时文,有非诵数时文所得者乎?” 2.引申为记诵、背诵。 宋 王珪 《议贡举庠序奏状》:“又诸科徒专诵数之学,无补于时。”《宋史·选举志一》:“而四方执经艺者专于诵数,趋乡举者狃于文辞,与古所谓‘三物宾兴,九年大成’,亦已盭矣。”《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黜罢诸科诵数之学,训练诸将慵惰之兵。”
- 寻诵
xún sòng
寻绎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