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罚敕法
míng fá chì fǎ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 敕书
chì shū
皇帝慰谕公卿、诫约朝臣的文书之一。
- 初敕
chū chì
新即位的帝王的初次诏书、命令。
- 教敕
jiào chì
教诫;教训。《汉书·江充传》:“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世说新语·排调》“攀龙附凤,并登天府”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张敏集》载《头责子羽文》曰:‘……於是 子羽 愀然深念而对曰:“凡所教敕,谨闻命矣。”’”《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九年》:“ 宝臣 谢教敕不谨,封杖授 承嗣 ,使挞之; 承嗣 遂杖杀 宝正 ,由是两镇交恶。”
- 敕号
chì hào
帝王颁赐称号。
- 敕备
chì bèi
1.谨慎周备。 2.整饬完善。
- 墨敕斜封
mò chì xié fēng
用斜封下达的墨敕。
- 墨敕
mò chì
亦作“ 墨勅 ”。 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
- 口敕
kǒu chì
1.亦作“ 口勅 ”。口宣诏敕。《南齐书·垣崇祖传》:“ 崇祖 去后,上復遣 荀伯玉 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河东公 ﹞镇 并州 ,上问有何事第言之。奏曰:‘臣有弟 嘉祐 远牧 方州 ,手足支离,常繫念虑。’上因口勑 张嘉祐 可 忻州 刺史。” 2.帝王口头的诏令。《北史·王劭传》:“ 劭 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録口敕。” 唐 白居易 《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六日》:“楼上时传口勅,特令放罪。”
- 敕甲
chì jiǎ
五代 时对卑职官员不发告身,中书省录其授官制辞编号备案谓之“敕甲”。
- 诫敕
jiè chì
1.亦作“诫勅”。汉代皇帝诏书的一种。 2.告诫;嘱咐。
- 敕牓
chì bǎng
皇帝赐给寺院的门榜。
- 敕警
chì jǐng
警戒。
- 敕撰
chì zhuàn
奉敕命编撰。
- 棰敕
chuí chì
鞭打训诫。
- 箠敕
chuí chì
鞭打训诫。《新唐书·李景让传》:“虽老犹加箠敕,已起,欣欣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