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魄
shī pò
犹失魂。
- 阙失
quē shī
1.失误;错误。 2.忽略不知。 3.缺漏遗失。
- 失统
shī tǒng
1.谓失去条理,头绪紊乱。 2.丧失纲纪、准则。
- 失丧
shī sàng
1.亡失。《礼记·三年问》:“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羣匹,越月踰时焉,则必反巡。” 2.指溃散。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四折:“逼的箇 吕温侯 逃命荒,八健将已中伤,杀的那败残军尽皆失丧。” 3.失去。《荀子·性恶》:“ 孟子 曰:‘今人之性善,将皆失丧其性,故恶也。’” 4.谓失去力量,衰败。《荀子·富国》:“人皆乱,我独治;人皆危,我独安;人皆失丧之,我按起而制之。”
- 失据
shī jù
丧失依靠或力量
- 失足
shī zú
1.比喻犯严重错误或堕落 2.行走时不小心跌倒
- 失窃
shī qiè
财物遭人偷盗
- 北叟失马
běi sǒu shī mǎ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 失张冒势
shī zhāng mào shì
冒冒失失的样子。
- 冒冒失失
mào mào shī shī
过分地随便对待
- 迷途失偶
mí tú shī ǒu
迷途:迷失道路。偶:伴侣。
- 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kǔ gēng shāng jià,kǔ yún shī suì
楛:粗恶;稼:庄稼;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差之毫牦,失之千里
chà zhī háo máo,shī zhī qiān lǐ
同“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氂,亦作“ 釐 ”。《魏书·乐志》:“但氣有盈虚,黍有巨細,差之毫氂,失之千里。”《旧唐书·魏徵传》:“此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折:“俺父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掉在壕裏,簽了大腿。”《玉娇梨》第十二回:“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着不到,滿盤從起。”
- 纤芥之失
xiān jiè zhī shī
纤芥:细微;失:过失。形容极小的过错。
- 失之必易
shī zhī bì yì
失去它必定很容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