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埽
fàn sào
1.亦作"泛埽"。 亦作"泛扫"。 2.洒扫。详细解释亦作“氾埽”。亦作“氾扫”。洒扫。《礼记·郊特牲》:“氾埽反道。”《周礼·夏官·隶仆》“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 汉 郑玄 注:“氾埽曰埽,埽席前曰拚。” 陆德明 释义:“氾埽,洒埽同。”《孔子家语·郊问》:“郊之日,丧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国门,氾埽清路,行者必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窦氏》:“客既坐,主人始操篲,殷勤氾扫。”一说,为广泛扫除。见《礼记·少仪》“氾埽曰埽” 唐 孔颖达 疏。
- 却埽
què sào
见“ 却扫 ”。
- 汎埽
fàn sào
亦作“氾埽”。 亦作“氾扫”。洒扫。
- 拜埽
bài sào
见“ 拜扫 ”。
- 洒埽
sǎ sào
见“ 洒扫 ”。
- 清埽
qīng sào
见“ 清扫 ”。
- 披埽
pī sào
犹清除。
- 相门洒埽
xiāng mén sǎ sào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魏勃 少時,欲求見 齊 相 曹參 ,家貧無以自通,乃常獨早夜埽 齊 相舍人門外……於是舍人見 勃 曹參 ,因以爲舍人。 ”后因以“相門灑埽”形容干求有术。 清 钱谦益 《吉水公总宪诣阙》诗:“世路揶揄誠有鬼,相門灑埽豈無人。”
- 岸埽
àn sào
用秫秸、柳枝、竹索等捆扎而成的护堤或堵口子的设施。
- 闹埽
nào sào
见“ 闹扫 ”。
- 坝埽
bà sào
[fasten tree branches,stones,straw,etc.together with ropes,and make them sth.round to protect the bank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以前在黄河上用埽构筑的挡水护堤屏障
- 电埽
diàn sào
见“ 电扫 ”。
- 堤埽
dī sào
堤和埽。亦泛指堤坝。
- 下埽
xià sào
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柳枝,苇条耳。”《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在工多年,讲到那些里头--挑坝、下埽、加堤的工程,怎样购料,怎样作工,怎样省事,怎样赚钱--那一件也瞒他不过。”
- 河埽
hé sào
古代治河工程中所用的埽料。亦指用埽料修成的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