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白没黑
méi bái méi hēi
不分昼夜。高玉宝 《高玉宝》第一章:“一年到头没白没黑的干,给不给工钱都得 周扒皮 说了算。”
- 黑沉
hēi chén
1.黑暗;昏暗。 2.脸色变得阴沉难看。
- 沈黑
shěn hēi
亦作“沉黑”。 犹黑沉沉。
- 黑附子汤
hēi fù zǐ tāng
一种药名,主治慢脾风四肢厥冷。
- 黑龙江省
hēi lóng jiāng shěng
简称“黑”。在中国东北区北部。面积454万平方千米。人口3576多万(1995年)。清初置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北部、东南部为山地,主要山脉有小兴安岭。西南部为松嫩平原,东部有三江平原。主要河流有黑龙江和松花江。处中温带,大部为湿润区,西南部为半湿润区。有全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煤炭和森林工业发达。为中国商品粮重要基地。大豆、甜菜、亚麻产量居全国前列,盛产玉米。
- 黑龙江
hēi lóng jiāng
1.[Heilongjiang]:中国最北部的省。面积46万平方公里,人口3543万(1990),省会哈尔滨。林木资源约占中国的1/4,大庆油田是中国第一个大油田,齐齐哈尔为重型机械和机车车辆为主的工业区,松嫩平原为该省主要农业区,甜菜、亚麻产量居全国首位 2.[the Heilongjiang River] 亚洲大河,注入鄂霍次克海流域跨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全长4350公里,流域 3.3万平方公里,冰期长达6个月。黑龙江省的北面以该河与俄罗斯分界
- 黑汞膏
hēi gǒng gāo
由黑汞、家猪脂等组成的药方
- 黑汗
hēi hàn
1.黑色汗水。 亦谓掺杂着污秽的汗水。《新唐书·五行志一》:“ 大历 十三年二月,太僕寺有泥像,左臂上有黑汗滴下,以纸承之,血也。” 茅盾 《子夜》十二:“满脸黑汗在这柏油路上喊卖各式各样‘快报’的瘪三和小孩子,也用了各式各样的声调高叫着各式各样矛盾的新闻。” 尚钺 《预谋》一:“他们中有的用手揩揩骄阳在头上蒸发出的黑汗。” 2.中兽医病名。马血脉壅滞之症。多由久热伤血,瘀血滞气积于心胸所致。症状为神昏头低、浑身肉颤、汗出如浆、气促喘粗、步行如醉、口色红燥、脉象洪数等。治以宁心安神、镇惊止汗为主。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治马黑汗方:取燥马屎置瓦上,以人头乱髮覆之,火烧马屎及髮,令烟出,著马鼻下熏之,使烟入马鼻中,须臾即差也。”
- 黑水洋
hēi shuǐ yáng
宋 元 以来我国航海者对于今 黄海 分别称之为 黄水洋 、 青水洋 、 黑水洋 。大致 长江 口以北至 淮河 口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称为 黄水洋 ;北纬34°东经122°附近一带海水较浅,水呈绿色,称为 青水洋 ;北纬32°-36°、东经123°以东一带海水较深,水呈蓝色,称为 黑水洋 。
- 黑气
hēi qì
1.黑色之气。 2.水气。
- 黑毵毵
hēi sān sān
犹言黑糁糁。
- 黑毫
hēi háo
黑色茸毛。
- 黑死病
hēi sǐ bìng
即鼠疫。 凡患鼠疫而死者,体现黑斑,故名。
- 正黑
zhèng hēi
纯黑色。
- 黑款
hēi kuǎn
黑钱。
- 黑檎
hēi qín
果名。林檎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