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黍雪
shǔ xuě
谓用黍子来擦拭桃子上的毛。
- 钜黍
jù shǔ
即距来。 良弓名。
- 黍酒
shǔ jiǔ
1.见“黍米酒”。 2.犹觚酒。
- 距黍
jù shǔ
强弓名。
- 黍豚
shǔ tún
黍子和小猪。古代庶人秋天行荐礼时所进献的祭品。语本《礼记·王制》:“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鴈。” 汉 刘向 《说苑·修文》:“秋荐黍豚,冬荐稻鴈。”
- 蝉鸣黍
chán míng shǔ
蝉鸣时成熟的黍子。
- 蜀黍
shǔ shǔ
一种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秆高叶阔,夏月开花,实赤褐色,为谷类之一。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庄子》曰:地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蜀黍》:“蜀黍……米性坚实,黄赤色,有二种,黏者可和糯秫酿酒作饵,不黏者可以作糕煮粥,可以济荒,可以养畜。”
- 黍荐
shǔ jiàn
用黍蓬(一种野草)编成的席子。
- 黍苗
shǔ miáo
黍的幼苗。
- 鸡黍约
jī shǔ yuē
东汉 范式 在他乡与其至友 张劭 约定,两年后当赴 劭 家相会。劭 归告其母,请届时设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劭 谓 式 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 式 果至。二人对饮,尽欢而别。事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式》。后以“鸡黍约”为友谊深长、聚会守信之典。 唐 唐彦谦 《道中逢故人》诗:“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 宋 苏轼 《送沉逵赴广南》诗:“君归赴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 清 吴蔚光 《琐窗寒·暮秋》词:“待小春,开了山梅,重寻鸡黍约。”
- 黍糕
shǔ gāo
用黍米粉制成的糕。
- 黍粽
shǔ zòng
黍米棕子。
- 黍米酒
shǔ mǐ jiǔ
用黍米酿制的酒。
- 黍穰
shǔ ráng
- 穈黍
mén shǔ
穈加工而成的粮食。
- 稻黍
dào shǔ
稻和黍。《左传·僖公三十年》“荐五味,羞嘉穀” 晋 杜预 注:“嘉穀,熬稻黍也,以象其文也。”《急就篇》卷二:“稻黍秫稷粟麻秔。” 颜师古 注:“稻者有芒之穀总名也,亦呼为稌。黍似穄而黏,可以为酒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