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麤涩
cū sè
1.亦作“ 麤澁 ”。亦作“麄涩”。 2.粗恶;粗糙,不细润。《华严经·净行品》:“得麤涩食,当众愿生,心无染者,絶世贪爱。”《莲华经·随喜功德品》:“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麤涩,不疮胗。”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夏侯孜 为左拾遗,常着 桂管 布衫朝謁。 开成 中, 文宗 无忌讳好文,问 孜 衫何太麄澁。具言 桂管 产此布,厚,可以御寒。” 苏曼殊 《遯迹记》:“时此众生,身体麤澁,光明转灭,无復神足,不能飞行。” 3.比喻艰困。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嘉泰三年)》之二:“习熟渐久,方能捨燕安而乐麤澁,易脆腐而为坚强,劲虏在前,行者思奋。”
- 麤服
cū fú
粗恶衣服。服丧时穿著。
- 麤暴
cū bào
亦作“麄暴”。 粗鲁暴躁。
- 麤易
cū yì
亦作“麄易”。 粗鲁轻率。
- 麤才
cū cái
亦作“麁才”。亦作“麄才”。粗疏而少才学的人。亦指低级武官。
- 麤悴
cū cuì
粗糙憔悴。
- 麤衣恶食
cū yī è shí
粗劣的衣食。 常形容生活清苦。
- 麤怪
cū guài
亦作“麁怪”。粗糙怪异。
- 麤心浮气
cū xīn fú qì
亦作“麄心浮氣”。谓办事浮躁,不细心。 宋 陆九渊 《祭吕伯恭文》:“比年以來,日覺少異,更嘗差多觀省,加細追維,曩昔麄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義。”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尔雅》:“古之解經者,訓其字不解其意,使人深思而自得之。 漢 儒尚然。至于後世,解者益明,讀者益略,麄心浮氣,不務沈思。”亦省作“ 麤浮 ”。 宋 叶適 《丁少明挽诗》:“吟成絶妙驚人句,散盡麤浮使鬼錢。” 明 李贽 《答周柳塘书》:“ 侗老 之麄浮有可憐憫者,不妨饒舌重爲註破,何如?”
- 麤形
cū xíng
谓不清晰的物形,仅具轮廓。
- 麤弊
cū bì
1.亦作“麁弊”。 粗鲁欺诈。 2.粗糙而又破旧。
- 麤履
cū lǚ
草鞋。
- 麤屑
cū xiè
亦作“麄屑”。 粗大的屑粒。
- 麤密
cū mì
粗糙与精密。
- 麤官
cū guān
亦作“麄官”。古代重文轻武,呼武官为“麤官”。
- 麤壮
cū zhuàng
(动物体)粗大健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