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鹿
mǎ lù
1.马和鹿。汉 陆贾 《新语·辨惑》:“夫马鹿之异形,众人所知也。” 唐 古之奇 《秦人谣》:“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新唐书·元稹传》:“彼 赵高 ,刑餘之人,傅之以残忍戕贼之术,日恣睢,天下之人未尽愚,而 亥 不能分马鹿矣。” 2.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 东北 、 内蒙 、 西藏 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葯。 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五章:“离他不到二十步远的水边,站着一头肥壮的马鹿,摇晃着一对美的盘杈大角。”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鹿》。 3.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教者马鹿,学者亦马鹿。” 瞿秋白 《乱弹·小白龙》:“如此之爱国主义,如此之国家主义,如此之马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马鹿!’留一撮撮小胡子的 森田 ,也踱出来,站在一边,瞪着眼睛,帮着 韩老六 斥骂 郭全海 。”
- 鹿韭
lù jiǔ
牡丹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牡丹》。
- 雅鹿雅鹿
yǎ lù yǎ lù
奶粉门事件,是我们心烙痛痕,到了2009年出现了好多诸如用三聚氰胺来形容不妥当的金融市场等。
- 鹿门
lù mén
1.古城门名。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臧紇 斩 鹿门 之关以出,奔 邾 。” 杜预 注:“ 鲁 南城东门。” 2.鹿门山 之省称。在 湖北省 襄阳县 。 后汉 庞德公 携妻子登 鹿门山 ,采药不返。后因用指隐士所居之地。 唐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诗:“未因乘兴去,空有 鹿门 期。” 明 杨慎 《霞邱归引》:“ 鹿门 栖隐处,行与 老庞 邻。” 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诗:“但须 鹿门 携妻子,休俟 临卭 致骑从。”
- 长颈鹿
cháng jǐng lù
哺乳动物。产于 非洲 。形似鹿而颈特长,高约六米。食草木嫩芽,奔跑很快。
- 银鹿
yín lù
唐 颜真卿 的家僮名。
- 铁鹿
tiě lù
船上收放篷帆的铁辘轳。
- 钜鹿侯
jù lù hòu
鹿的别名。
- 钜鹿
jù lù
1.古湖泽名。 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北。又称广阿泽。 2.秦代县名。 3.郡名。
- 金鹿
jīn lù
晋 潘岳 《金鹿哀辞》:“嗟我 金鹿 ,天资特挺……呜呼上天,胡忍我门,良嬪短世,令子夭昏。” 金鹿 为 潘岳 之幼子,夭折,后因代指夭折的爱儿。 清 杨晨 《凤凰台上忆吹箫·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词:“奈此白头人在,伤金鹿,老泪珠抛。” 清 朱宝慈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去年我已悲金鹿,今又为君哀 泽兰 。”
- 鹿野
lù yě
1.古种族名。 2.即鹿野苑。
- 野鹿
yě lù
野生的鹿。喻不慕荣华、超然物外的神态。
- 重预鹿鸣
zhòng yù lù míng
见“ 重赴鹿鸣 ”。
- 鹿醢
lù hǎi
鹿肉制成的酱。汉 刘向 《说苑·杂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醢,既成,则易以匹马。非兰本美也,愿子详其所湛。”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九皇会》:“供品以鹿醢东酒、松茶枣汤、炉焚茅草云蕊真香。”
- 鹿迷
lù mí
谓得失荣辱犹如梦幻,使人迷惑。
- 鹿辇
lù niǎn
鹿拉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