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麛
lù mí
鹿和鹿子。泛指鹿。
- 麃鹿
biāo lù
即麅。
- 鹿栅
lù shān
圈栏。亦指障碍物。
- 鹿鹿
lù lù
1.平凡。 2.车轮转动声。引申谓奔走于道途。 3.忙碌。
- 麋鹿
mí lù
[mi-lu] 亦称四不像。 中国著名的特产动物,但野生的早已灭绝,现存者都是北京南苑皇家猎苑的孑遗,特征是尾特别长,眉杈特别发达,形成主杈模样麋鹿满之。--《墨子.公输》取其麇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鸣鹿
míng lù
1.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后因以“鸣鹿”喻礼贤求友。 唐 韩愈 《答张彻》诗:“苹甘谢鸣鹿,罍满慙罄缾。” 钱仲联 集释引 方成珪 笺正:“公诗意以国子生为嘉宾,而自谦言不能如《鹿鸣》之礼贤。” 明 夏完淳 《怀李舒章》诗之四:“鸣鹿求友声,衔草在中野。” 2.地名。在今 河南省 鹿邑县 西。《左传·成公十六年》:“ 知武子 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 陈 ,至於 鸣鹿 。遂侵 蔡 。” 杨伯峻 注:“ 鸣鹿 在今 河南省 鹿邑县 西。”
- 鹿鸣
lù míng
1.鹿鸣叫。 2.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清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汉、魏、晋间尚存,后即失传。 3.指鹿鸣宴。 4.借指科举考试。
- 鸡鹿
jī lù
见“ 鸡鹿塞 ”。
- 鹿鹿鱼鱼
lù lù yú yú
形容平庸,无作为。
- 骑鹿
qí lù
见“ 骑白鹿 ”。
- 骇鹿
hài lù
1.受惊的鹿。 2.犹逐鹿。
- 鹿骇
lù hài
比喻人们惊惶纷扰的样子。 鹿性易惊,故言。
- 驼鹿
tuó lù
属于鹿科的一种大型反刍动物,栖居加拿大和北部美国的森林地区,与欧洲驼鹿近缘,但较大,突起的肩部约高七英尺,体重常超过一千磅,形状丑陋,四肢长,尾短,头大,上唇厚而下垂,角呈宽掌形,有很多小尖
- 驯鹿
xùn lù
1.驯养的鹿。唐 方干 《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诗:“驯鹿不知谁结侣,野禽多是自呼名。”《西游记》第六六回:“幽含如诉语,驯鹿近人行。” 2.鹿的一种。一般肩高一米馀,雌雄都有长角,蹄宽大,尾极短,善游泳,性较温和。人类驯养已有千馀年历史。俗亦称“ 四不像 ”。
- 麞麕马鹿
zhāng jūn mǎ lù
方言。比喻举止仓皇。
- 鹿马
lù mǎ
1.鹿和马。 2.“指鹿为马”的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