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蛙鸣蚓叫
wā míng yǐn jiào
青蛙与蚯蚓的鸣叫。比喻浅陋的识见或议论。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话·书坊刻诗话後》:“小慧私智,不知大體,自安於蛙鳴蚓叫,君子亦無校也。”
- 驴鸣一声
lǘ míng yī shēng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仲宣 好驴鸣。既葬, 文帝 临其丧,顾与同游曰:‘ 王 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后以“驴鸣一声”指伤悼故友。
- 鸣骥
míng jì
嘶鸣的骏马。
- 鸣飙
míng biāo
同“鸣飇”。 谓在风中鸣响。
- 鸣竽
míng yú
吹奏竽管。
- 鸣玑
míng jī
玉名。即珠玑。
- 鸣桹
míng láng
亦作“ 鸣榔 ”。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声之节。
- 锺鸣漏尽
zhōng míng lòu jìn
同“ 鐘鳴漏盡 ”。《文选·鲍照<放歌行>》“鍾鳴猶未歸” 李善 注引 汉 崔寔 《正论》:“ 永寧 詔曰:‘鍾鳴漏盡, 洛陽 城中不得有行者。’”《魏书·游明根传》:“臣桑榆之年,鍾鳴漏盡。”《隋书·柳彧传》:“其人年垂八十,鍾鳴漏盡。”
- 雷鸣电闪
léi míng diàn shǎn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 鸣嘤
míng yīng
鸟叫。 语本《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其鸣嚶嚶。”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鸣嚶已悦豫,幽居犹鬱陶。”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惟昔集嘉咏,吐芳类鸣嚶。” 明 刘基 《乙卯岁首早朝奉天殿柬翰林大本堂诸友》诗:“枝上鸣嚶报早春,御沟波澹碧龙鳞。”
- 鸣唳
míng lì
鸣叫。
- 弄口鸣舌
nòng kǒu míng shé
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 狐鸣鱼出
hú míng yú chū
指动员众人起事
- 鸣凤朝阳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 朝阳鸣凤
zhāo yáng míng fèng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
- 凤鸣麟出
fèng míng lín chū
凤凰鸣唱,麒麟出现。比喻贤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