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鸣雁
míng yàn
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毛 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 郑玄 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三星照夜,佇稽鸣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飞皇之兆。” 倪璠 注:“婚姻六礼皆用雁,故云鸣雁之期。” 2.鸣啼的大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南朝 宋 范泰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 宋 陆游 《冬晴》诗:“鸣雁过长空,纤鳞泳清池。” 3.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杞县 北。《左传·成公十六年》:“ 衞侯 伐 郑 ,至于 鸣雁 ,为 晋 故地。” 杨伯峻 注:“ 鸣雁 在今 河南 杞县 北。”
- 长鸣鸡
cháng míng jī
啼声长的鸡。
- 长鸣
cháng míng
1.长声鸣叫。 2.多喻士人施展抱负、才能。
- 鸣铃
míng líng
1.振铃使发声。 2.指鹁鸽铃。
- 鼓钹齐鸣
gǔ bó qí míng
中国汉语里面的词汇,鼓和钹一起发出声响,形容声势巨大。
- 鸣钥
míng yuè
古代管乐器名。
- 钟鼓齐鸣
zhōng gǔ qí míng
同时敲钟、打鼓,渲染一种热闹的氛围。
- 鼎食钟鸣
dǐng shí zhōng míng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鸣钟阁
míng zhōng gé
钟楼。
- 鸣钟鼓
míng zhōng gǔ
《国语·晋语五》:“ 宣子 曰:‘……今 宋 人弑其君,罪莫大焉!明声之,犹恐其不闻也。吾备钟鼓,为君故也。’乃使旁告於诸侯,治兵振旅,鸣钟鼓,以至于 宋 。”后以“鸣钟鼓”谓声讨他人的罪行。
- 钟鸣饭
zhōng míng fàn
犹钟非饭。
- 鸣钟
míng zhōng
1.敲钟。 2.谓食则鸣钟。形容富豪之家的生活。 3.击钟发声。 4.古代青铜制乐器。悬挂架上,叩之而鸣。
- 钟鸣
zhōng míng
妇产科名词。
- 鸣鍭
míng hóu
鸣镝。
- 鸣金
míng jīn
一种中国古代战争时作战行动信号方式,指进攻,停止或撤退。
- 钟鸣鼎重
zhōng míng dǐng zhòng
谓官高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