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鸣鸟
míng niǎo
1.指凤凰。《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 孙星衍 注引 马融 曰:“鸣鸟,谓凤皇也。”《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鸣鸟蔑闻,《子衿》不作。” 吕延济 注:“鸣鸟,凤也。” 2.鸣啼的鸟。 南朝 宋 谢惠连 《悲哉行》:“翩翩翔禽罗,关关鸣鸟列。” 明 夏完淳 《李都尉从军》诗:“流泉清在山,鸣鸟声在林。”
- 鸣鶪
míng jú
见"鸣鵙"。
- 鸣鵽
míng duò
鵽鸠。今名沙鸡。 汉 张衡 《南都赋》:“归雁鸣鵽,黄稻鱻鱼,以为芍药。”《新唐书·五行志一》:“ 调露 元年,鸣鵽羣飞入塞,相继蔽野,至二年正月,还復北飞。”
- 鸣鵙
míng jú
1.伯劳鸣叫。谓天将寒。 2.鸣叫的伯劳。
- 鸣高
míng gāo
自鸣清高。清 袁枚 《答两江制府尹公书》:“ 枚 已申明情节,由 江宁 转报,此实乌鸟私情,退而求息,并非膏肓泉石,借此鸣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陈亦韩 ﹞归里后,著书设教,垂三十年。大臣以经学荐,特旨赏国子监司业衔。先生天爵自重,原非借此鸣高,而望实交孚,必不终听其湮没,营营者可以悟已!”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不但是《西游记》里的魔王,吃人的时候必须童男和童女而已,在人类中的富户豪家,也一向以童女为侍奉,纵欲,鸣高,寻仙,采补的材料。”
- 鸣髇
míng xiāo
响箭。
- 鸣驹
míng jū
嘶鸣的马。
- 飞鸣
fēi míng
1.边飞边鸣。 2.比喻显身扬名。语本《韩非子·喻老》:“﹝鸟﹞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五:“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宋曾巩《杂诗》之一:“三季已千载,古道久荒榛,纷纷东汉士,飞鸣不当辰。”
- 鸣飇
míng biāo
谓在风中鸣响。
- 鸣顾
míng gù
鸣啼顾盼。 形容留恋。
- 鸣鞭
míng biān
1.抖动鞭子出声 2.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 也叫静鞭
- 鸣鞘
míng qiào
谓挥动鞭梢使发声。
- 雷鸣
léi míng
形容响声大如雷鸣
- 鸣雨
míng yǔ
大雨,狂风暴雨。
- 雍鸣
yōng míng
鸟类和谐地鸣叫。
- 鸣雌
míng cí
谓雄鸟用鸣声招引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