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鳞屑
lín xiè
从复层鳞状上皮表层脱落下的碎屑
- 小鳞
xiǎo lín
小鱼。
- 密鳞鳞
mì lín lín
形容稠密而光亮。
- 戢鳞委翅
jí lín wěi chì
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
- 角鳞苔属
jiǎo lín tái shǔ
属于植物界,粗齿角鳞苔,单齿角鳞苔,短叶角鳞苔。
- 鳞褓
lín bǎo
水族幼小者。
- 腹有鳞甲
fù yǒu lín jiǎ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 玉鳞瑶甲
yù lín yáo jiǎ
指喻雪花
- 劲鳞
jìn lín
指肥壮的鱼。
- 鱼鳞刀
yú lín dāo
刀鞘以鲨鱼皮为饰的宝刀。一般为帝王所用。语本《后汉书·舆服志下》:“佩刀,乘舆黄金通身貂错,半鮫鱼鳞,金漆错,雌黄室,五色罽隐室华。诸侯王黄金错,环挟半鮫,黑室。” 唐 卢仝 《感古》诗之二:“王者苟不死,腰下鱼鳞刀。”
- 龟龙鳞凤
guī lóng lín fèng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 凡鳞
fán lín
普通的鱼类。
- 鳞凑
lín còu
亦作“ 鳞輳 ”。犹鳞集。《晋书·姚兴载记下》:“ 广平公 弼 姦凶无状,潜有陵夺之志,陛下宠之不道,假其威权,倾险无赖之徒,莫不鳞凑其侧。”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市井》:“城外惟 上新河 、 龙江关 二处为商帆贾舶所鳞輳, 上河 尤号繁衍。”
- 冰鳞
bīng lín
冰下的鱼。亦泛指鱼。
- 鱼鳞图册
yú lín tú cè
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 宋 时 婺州 等地即曾编造。 明 洪武 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至 清 光绪 末年,仍有具册之举。亦作“ 鱼鳞册 ”、“ 鱼鳞图 ”、“ 鱼鳞图籍 ”、“ 鱼鳞簿 ”。 宋 楼钥 《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神道碑》:“ 熙寧 ……自有保甲法,鱼鳞簿是也。”《明史·食货志一》:“ 洪武 二十年,命国子生 武淳 等,分行州县,随粮定区。区设粮长四人,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三》:“鱼鳞册字号,一号以一亩准之,不得赘以奇零。如数亩而同一区者,不妨数号;一亩而分数区者,不妨一号。”《清史稿·食货志一》:“寻又丈放 凤凰 、 岫巖 、 安东 苇塘约十餘万亩,按地编号,具鱼鳞图册,事在 光绪 末年。”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三:“ 张士诚 从起兵到败死,前后十四年,城破前他把征收赋税的鱼鳞图籍全部烧毁。”
- 修鳞养爪
xiū lín yǎng zhǎo
比喻保养、积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