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骚屑
sāo xiè
1.风声。汉 刘向 《九叹·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王逸 注:“风声貌。” 唐 高适 《酬李少府》诗:“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咏红姑娘》词:“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2.凄清愁苦。 唐 元稹 《遣病》诗之三:“今来渐讳年,顿与前心别,白日速如飞,佳晨亦骚屑。” 清 吴伟业 《廿五日偕穆苑先孙浣心叶予闻允文游石公山盘龙洞石梁寂光归云诸胜》诗:“晚岁艰出门,端居意骚屑。” 3.扰乱;动乱。 唐 杜甫 《喜雨》诗:“农事都已休,兵戎况骚屑。”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中原路阻音尘絶,兵戈正骚屑。” 清 陈廷敬 《赠孝感相公》诗:“黎元尚疮痍,原野恐骚屑。”
- 卖弄风骚
mài nong fēng sāo
故意向人家炫耀自己的轻狂放荡。一般指轻浮的女子向男人挑逗。亦可解释为风尚、先驱,如独领风骚。
- 骚魂
sāo hún
指 屈原 。泛指死去的诗人。
- 骚场
sāo chǎng
犹文坛。
- 骚骚
sāo sāo
1.急迫的样子 2.形容大风的声音
- 骚骇
sāo hài
扰乱震惊。
- 驿骚
yì sāo
扰动;骚乱。 驛,通“ 绎 ”。
- 骚驿
sāo yì
犹驿骚。
- 骚马
sāo mǎ
未阉割过的公马。
- 骚首
sāo shǒu
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 领风骚
lǐng fēng sāo
领,领导,这里指起主要作用。风骚,这里指文学。风,《诗经》中的《国风》;骚,屈原的《离骚》
- 骚音
sāo yīn
嘈杂的声音。宋 叶适 《端午行》:“夜逻无骚音,絳纱蒙首去。” 茅盾 《香市》:“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 震骚
zhèn sāo
惊乱。
- 雕骚
diāo sāo
衰残,稀疏。
- 骚雅
sāo yǎ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 骚边
sāo biān
骚扰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