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马留肝
shí mǎ liú gān
后反用其义,比喻未能吸取精华。
- 讬食
tuō shí
1.谓聊以生活,无权无势。《管子·国蓄》:“无壤之有,号有百乘之守,而实无尺壤之用,故谓之託食之君。”《魏书·天象志三》:“明年三月,又诛 晋 豫州 刺史 诸葛长人 ,其君託食而已。” 2.犹寄食。 宋 欧阳修 《与赵康靖公书》之三:“往时闻 鄆 学可居,所资差厚,可以託食。”
- 洁食认证
jié shí rèn zhèng
符合犹太教规的,清洁的,可食的,泛指与犹太饮食相关的产品。
- 计食
jì shí
指朝廷的俸禄。
- 背惠食言
bèi huì shí yán
指忘恩失信。
-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jiě yī yī wǒ,tuī shí shí wǒ
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 推食解衣
tuī shí jiě yī
推:让。 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 解骖推食
jiě cān tuī shí
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换取食物送给急需的人。指以自己的财物解救他人之急。
- 食角
shí jiǎo
1.《春秋·成公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效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及免牛。”后世诗文中常用作赋牛的典故。 唐 黄滔 《误笔牛赋》:“兔翰初停,旁起落毛之想;鼠鬚尚对,遥怀食角之因。” 唐 陈仲师 《土牛赋》:“质美埏埴,巧逾覆簣,那虞食角之患,寧假荧蹄之异。” 2.指犀牛鼻上的角。《尔雅·释兽》“犀似豕” 晋 郭璞 注:“﹝犀﹞形似水牛……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
- 耳视目食
ěr shì mù shí
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 目食耳视
mù shí ěr shì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 比喻颠倒错乱。
- 觅衣求食
mì yī qiú shí
寻找吃的和穿的。指谋生。
- 觅食
mì shí
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 食奉
shí fèng
见“ 食俸 ”。
- 没见食面
méi jiàn shí miàn
谓不曾开过眼界。
- 火头食子
huǒ tóu sì zǐ
即火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