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食
mù shí
以山中野树果实充饥。形容隐逸之士远离世事。《山海经·西山经》“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晋 郭璞 注:“《尸子》曰:‘木食之人,多为仁者。’”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然时移俗异,世务不拘,故木食山栖,外物遗累者,古之清高,今之逋逃也。”《南齐书·高逸传·褚伯玉》:“此子灭景云栖,不事王侯,抗高木食,有年载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三:“ 梅圣俞 如深山道人,草衣木食。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 元 迺贤 《仙居县杜氏二真庙诗》:“脱声窜匿来 孟溪 ,木食涧饮幽巖栖。”
- 朝食
zhāo shí
1.早晨进餐,吃早饭。 2.早餐。
- 朔食
shuò shí
古礼之一。帝王及贵族每月初一所备较平日丰盛的膳食。
- 服食
fú shí
1.衣着食物。 2.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
- 月食
yuè shí
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正好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亮上去,因此月亮上就出现黑影,这种现象叫月食。太阳光全部被地球挡住时,叫月全食部分被挡住时,叫月偏食
- 曝背食芹
pù bèi shí qín
谦言微薄之献。
- 狂饮暴食
kuáng yǐn bào shí
大吃大喝
- 暴食
bào shí
饮食过度
- 暇食
xiá shí
犹言坐食,悠然而食。
- 晡食
bū shí
晚餐。
- 晚食当肉
wǎn shí dàng ròu
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 晚食
wǎn shí
1.晚餐。 2.《战国策·齐策四》:“斶(颜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娱。”谓饥而后食,其味比于食肉。后用为甘于淡泊之典。
- 昼食
zhòu shí
1.午饭。 2.白天的饭食。 3.白天日蚀。
- 易子相食
yì zǐ xiāng shí
父母交换子女来吃。由此引申指灾难中灾民的悲惨境况。
- 易子而食
yì zǐ ér shí
子:指儿女。 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城内粮尽,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
- 易子食
yì zǐ shí
见“ 易子而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