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租
shí zū
1.享用所管辖地区或封邑的赋税。 2.指地主收取田租剥削农民而生活。
- 种食
zhǒng shí
谷种和粮食。
- 福食
fú shí
1.供祀神用的食物。 2.称日常膳食。
- 饮食禅
yǐn shí chán
从吃饭饮食中学禅。
- 衣禄食禄
yī lù shí lù
指吃穿的福分。
- 食禄
shí lù
1.享受俸禄。《史记·循吏列传》:“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 宋 司马光 《范景仁传》:“ 景仁 时年六十三,因上言:‘即不用臣言,臣无颜復居位食禄。’”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三:“奴隶可以赏赐,其意如后人之食禄。” 2.迷信者称人一生中注定应享之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復扣平生食禄,遂於袖中出大帙示之。”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躬行》:“有官禄者减官禄,无官禄者减食禄。”《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也不久了!虽然活了二十五岁,人家没见的也见了,没吃的也吃了,衣禄食禄也算全了。”
- 禄食
lù shí
1.俸禄。《汉书·食货志上》:“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明 李东阳 《文林郎谢公墓志铭》:“公自奉数俭,虽被封锡,禄食仅仅,益自节缩为义举。” 2.食禄。指供职官府享有俸禄。《后汉书·朱暉传》:“禄食之家,不与百姓争利。”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万福 自始从军至卒,禄食七十年,未尝病一日,典九郡皆有惠爱。” 3.指食禄者。 清 方文 《云间五子·徐闇公孚远》诗:“禄食逾千亿,谁是英雄人?”
- 食祭
sì jì
古礼,饮食前以少量酒食祭献先代。
- 食神
shí shén
日干所生之五行称之为食伤,又叫儿,同性相生者叫食神,即阳生阳或阴生阴者叫食神。
- 祔食
fù shí
合食,受祭时和祖先共享祭品
- 食礼
shí lǐ
古代宴请之礼的一种。
- 礼食
lǐ shí
古代国君赐臣下进食的一种礼遇。
- 眠食
mián shí
睡眠和饮食。亦概指生活起居。
- 真食
zhēn shí
实授食邑。
- 看食
kàn shí
酒席上的点心类食品。 拘于礼仪略尝辄止,故名。
- 省衣节食
shěng yī jié shí
犹言节衣缩食。 指生活节俭。 清 徐大椿 《洄溪道情·劝葬亲》:“勸世人,只須得省衣節食,早早的送你爹娘入土,這就是造福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