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采
shí cǎi
亦作“ 食菜 ”。享用封邑的租赋。
- 醎食
xián shí
方言。 面糊裹菜肉的油炸食物。
- 食酒
shí jiǔ
饮酒;多饮。
- 酒食
jiǔ shí
酒与饭菜。
- 配食
pèi shí
祔祭;配享。
- 鄙食
bǐ shí
周 制,王城郊外四鄙之地,十里设“庐”,供行人饮食,称“鄙食”。
- 食邑
shí yì
1.靠封邑租税生活。 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3.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 食道
shí dào
食管
- 造食
zào shí
制作食品。
- 逐食
zhú shí
求食;乞讨食物。《百喻经·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昔 乾陀卫国 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 唐 王勣 《游北山赋》:“披衣灶北,逐食墙东。” 唐 李公佐 《庐江冯媪传》:“ 元和 四年, 淮 楚 大歉。媪逐食於 舒 ,途经 牧犊墅 。” 鲁迅 《三闲集·匪笔三篇》:“旅资将尽,非逐食不可了,许多人已知道我将于八月中走出 广州 。”
- 退食委蛇
tuì shí wēi yí
谓退朝休息而从容自得。 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朱熹集传;"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委蛇,自得之貌。"
- 进食
jìn shí
向宫中进奉食品
- 边食
biān shí
边粮;边饷。
- 软食
ruǎn shí
婴儿或病弱者吃的软而烂的食物(如在乳汁水中煮过或泡软的面包)或半流质性的物品
- 转食
zhuǎn shí
1.运送粮食。 2.谓外出求食。
- 食车
shí chē
献食品之车。语本《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八月,壬寅,上行幸 江都 ……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南京贡船》:“ 孝宗 圣德,軫念邮传,自节口腹至此,以视 大业 之责食车, 天宝 之贡荔子,不亦霄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