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丧食
sàng shí
礼制规定的居丧时的饮食。 《左传·哀公二十年》:“十一月, 越 围 吴 , 赵孟 降於丧食。” 杜预 注:“ 赵孟 , 襄子无恤 ,时有父 简子 之丧。”
- 食鴈
shí yàn
亦作“ 食雁 ”。 谓以贿赂得官职。语本《后汉书·王符传》:“后度 辽 将军 皇甫规 解官归 安定 ,乡人有以货得 鴈门 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謁 规 。
- 訾食
zǐ shí
厌食。 訾,通“ 飺 ”。
- 食饭
shí fàn
饭食。
- 食葚
shí shèn
亦作“ 食椹 ”。比喻受人恩惠。语本《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毛 传:“黮,桑实也。” 郑玄 笺:“言鴞恒恶鸣,今来止於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於恩则化也。” 南朝 梁元帝 《去丹阳尹荆州》诗之二:“降贵深知己,寧思食椹恩。” 唐 吴仁璧 《投谢钱武肃》诗:“累重虽然容食椹,力微无计报焚林。” 宋 王安石 《酬王伯虎》诗:“鴞声虽云恶,革去在食葚。”
- 饷食
xiǎng shí
1.亦作“饟食”。 以食物给人吃。 2.家蚕每次眠后的第一次给叶。俗称开叶。
- 饲食
sì shí
喂养,给动物吃东西
- 食椹
shí shèn
见“ 食葚 ”。
- 斗食
dòu shí
1.谓日食一斗粮。《墨子·杂守》:“斗食,终岁三十六石;参食,终岁二十四石。”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据下言斗食食五升,又言日再食,是一食五升,再食则一斗,以终岁计之,当三十六石也。” 2.俸禄微薄的小官。《战国策·秦策三》:“其令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及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颜师古 注:“《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也。一説,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 宋 司马光 《远谋》:“上自公卿,下及斗食,自非忧公忘私之人,大抵多怀苟且之计,莫肯为十年之规,况万世之虑乎?” 3.泛指食俸禄者,即官吏。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万不至章甫缝掖之士,尺板斗食者流,独无含咀宫商,规橅 秦 柳 者。” 4.谓生活清贫。 宋 叶适 《朝请大夫司农少卿高公墓志铭》:“今 高 氏子弟往往耦耕斗食,密房坏户,一灯荧荧,挟册呻吟,如布衣寒士。” 5.亦作“鬭食”。见“ 斗蚀 ”。
- 食饮
shí yǐn
shí yǐn,既指指酒和肴馔,又有吃喝的意思。
- 食飨
shí xiǎng
谓以酒食宴请宾客或祭祀宗庙。
- 餐食
cān shí
1.亦作“飱食”。饭食。 2.吃饭。
- 食量
shí liàng
摄取食物的能力。 亦称饭量
- 熟食
shú shí
多指已烹调的供出售的熟肉食
- 食相
shí xiàng
日食(或月食)时,月球阴影与太阳(或地球阴影与月球)的不同位置关系。亦指不同位置发生的时刻。全食时有五个食相: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偏食时有三个食相:初亏,食甚,复圆。食,通“ 蚀 ”。
- 颇食
pō shí
对吃方面比较随便,不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