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虎不食子
è hǔ bù shí zǐ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 食不重肉
shí bù chóng ròu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 指饮食节俭。同“食不兼肉”。
- 日食不食
rì shí bù shí
见于古书左慈传中的内容,形容事物并不像想象中发展。
- 食不充口
shí bù chōng kǒu
不能吃饱肚子。 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餬口”。
- 下食
xià shí
准备食物。
- 一食顷
yī shí qǐng
一食顷yishiqing短促之时间。
- 饮食
yǐn shí
饭菜含热量低的饮食
- 酿食
niàng shí
“酿食”是酒、醋、酱油等这类食物的统称。利用发酵作用,这一特殊制作工艺而制造的食物(如:酒、醋、酱油等),统称“酿食”。
- 退食
tuì shí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朱熹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 3.归隐;退休。 4.食量减退;不进食。 5.见“退鱼”。
- 食芹
shí qín
《列子。 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於口,惨於腹。众哂而怨之。”后以“食芹”为谦词,表示自己位卑识浅,虽效忠君上,但贡献微薄,不足当意。
- 羶食
shān shí
指肉类食物。唐 白居易 《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诗:“汗巾束头鬢,羶食熏襟抱。”
- 糲食
lì shí
粗恶的饭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夸布服糲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糲,粗米也。” 唐 姚合 《哭费拾遗徵君》诗:“服儒师道旨,糲食卧中林。”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糲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
- 食糟
shí zāo
可以腌制食品的糟。
- 甜食
tián shí
甜味的食品
- 滫食
xiǔ shí
饭的别名。
- 食玉炊桂
shí yù chuī guì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