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鴂
tí jué
鸟名。即伯劳,古称鵙。题,通“ 鶗 ”。
- 题桥志
tí qiáo zhì
见“ 题柱志 ”。
- 御题
yù tí
天子亲笔题写
- 题诗
tí shī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2.指所题写的诗句。
- 大题
dà tí
1.明清科举考试以“五经”文命题曰大题;以“四书”文命题曰小题。 2.指全书的总题目、大标题。
- 题外
tí wài
在划定或公认的范围以外的
- 题复
tí fù
谓上奏章请求恢复因事降革官员的原官原衔。
- 题壁
tí bì
1.在墙壁上题诗、写字 2.写在墙上的文字或诗句
- 和题
hé tí
符合题旨,从正面立论。
- 命题
mìng tí
1.出题目 2.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3.数学或物理中要进行某种说明的问题
- 题名录
tí míng lù
科举时代刻有同榜中式者姓名、年龄、籍贯的名册。有的也在录前载有主考、同考官等的姓名。 清 李渔 《比目鱼·假神》:“借本题名録查一查,就知道了。”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题名录》:“一榜进士出翰林衙门,例刻题名録,此葢本 唐 进士登科记之例也。”《儒林外史》第三回:“适才看见题名録,贵房师 高要县 汤公 ,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兄弟。”参阅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
- 题句
tí jù
1.谓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话以表示自己想法。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访僧 红叶寺 ,题句 白云房 。” 2.指题写的字句。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谶兆门下·遐周阿环》引《青琐》:“ 李遐周 有道术, 天宝 中作题句以兆 禄山 之乱,曰:‘ 燕 市人皆去, 函关 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记罗衣。’”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死魂灵百图>小引》:“移译序文和每图的题句的,也是 孟十还 君的劳作;题句大概依照译本,但有数处不同,现在也不改从一律;最末一图的题句,不见于第一部中。”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倘有,乞借给我一用,照出后即奉还,如能将图下的题句译示,尤感。”
- 前题
qián tí
1.以前已读的书卷。 唐 李商隐 《水斋》诗:“更閲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 2.谓诗题同前一首。如 清 蒋景祁 《瑶华集》载有 顾有年 的《前题》诗,意即诗题与前首 周积贤 的《春闺》相同。
- 列题
liè tí
清 代吏部列记京官官名和履历的题本。
- 具题
jù tí
1.谓题本上奏。 2.指申报朝廷的题本。
- 倍立方问题
bèi lì fāng wèn tí
见“尺规作图不能问题”(9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