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运
gé yùn
国运变更。南朝 宋明帝 《天符颂》:“天符革运,世诞英皇。”《隋书·苏威传》:“时 高熲 与 威 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
- 迁革
qiān gé
变革,变化。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五:“治歷明时,绍迁革之运;改宪敕法,审刑德之原。”《旧唐书·孝友传·王君操》:“ 贞观 初, 君则 自以世代迁革,不虑国刑;又见 君操 孤微,谓其无復仇之志,遂诣州府自首。”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 建康 虽 晋 都邑,千载既远,迁革尤多。寻 冶城 ,问 新亭 ,岂復异时髣髴哉!” 明 高攀龙 《说类》:“昔 朱子 初年,以人自有生即有知识,念念迁革,初无顷刻停息。”
- 革辛
gé xīn
改革更新。 辛,通“ 新 ”。
- 轨革
guǐ gé
古占验术之一。以图画占吉凶。
- 革轨
gé guǐ
古代占卜术。术士取人生年月日时。配以《易》图象附会人事以占验吉凶。 清 黄宗羲 《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 黄泽望 ﹞冥搜博览,天官、地誌、金石、筭数、卦影、革轨、艺术、杂学,盖无勿与予同者。”
- 革车
gé chē
古代兵车的一种。 《左传·闵公二年》:“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杜预 注:“革车,兵车。”《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 梅尧臣 注:“驰车,轻车也;革车,重车也。凡轻车一乘,甲士步卒二十五人。重车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人。”《北史·文苑传序》:“既而革车电迈, 渚宫 云撤。” 宋 叶大庆 《考古质疑》卷二:“古者,车兼攻守,合而言之,皆曰革车;分而言之,曰革车,又曰轻车、重车。”
- 车革
chē gé
兵车和甲胄。 引申指军队。
- 革路
gé lù
亦作“ 革輅 ”。 五路之一。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种兵车。覆之以革,无他饰,用于作战或巡视诸侯国土或四境。《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衞。” 郑玄 注:“革路,鞔之以革而漆之,无他饰。” 孙诒让 正义:“‘革路’者,五路之四也。《戎右》谓之戎车,《左·庄六年传》谓之戎路。”《隋书·礼仪志五》:“革輅,以巡兵即戎。”《新唐书·车服志》:“革路者,临兵、巡守所乘也,白质,鞔以革。”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其后,革輅之 太原 ,亦徇於师曰:‘朕今取 河 东,誓不杀一人。’”
- 贯革
guàn gé
1.射穿甲铠。 2.兵器名。亦用作仪仗。
- 责革
zé gé
处罚、撤职。
- 豹革
bào gé
豹皮。
- 革虑
gé lǜ
消除顾虑。
- 革薄
gé báo
革除薄俗。
- 荆革
jīng gé
荆条皮鞭。 鞭笞用的刑具。
- 革船
gé chuán
用皮革制成的船。 元 吴莱 《大食瓶》诗:“县度缚绳絙,娑夷航革船。”史载 匈奴 以马革制船。《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年秋,北虏果遣二千骑候望 朔方 ,作马革船,欲度迎南部畔者,以 汉 有备,乃引去。”
- 革舟
gé zhōu
皮筏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