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羸露
léi lù
1.谓瘦弱;病弱。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久抱重疾,气力羸露。”《左传·昭公元年》“以露其体” 晋 杜预 注:“露,羸也,壹之则血气集滞而体羸露。”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姑憎之,幽闭空室,节其饮食,羸露日困。” 2.引申为衰败,穷困。 清 黄宗羲 《怡庭陈君墓志铭》:“君处身冰雪,而三党恩意,友朋缓急,未尝以羸露为解。”
- 罢露
bà lù
1.疲敝困乏。 2.谓使疲劳困乏。
- 露网车
lù wǎng chē
犹华毂。车毂彩绘的车子,古代贵官所乘。网,花纹。
- 露网
lù wǎng
1.蜘蛛在露天所结的网。 2.即露网车。
- 罄露
qìng lù
充分表白。
- 露红
lù hóng
1.鲜艳的红色。 2.显现出红色。
- 露钞雪纂
lù chāo xuě zuǎn
指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
- 露纂雪钞
lù zuǎn xuě chāo
指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同“露钞雪纂”。
- 繁露
fán lù
1.亦作“繁路”。古代帝王贵族冕旒上所悬的玉串。 2.落葵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落葵》。 3.谓露水。
- 露花风絮
lù huā fēng xù
比喻妓女
- 露索
lù suǒ
1.露出身体被人搜查。 2.井绳。
- 露筋
lù jīn
1.肌肉消尽,血管突出貌。 2.地名。在江苏省高邮县南三十里。
- 露第
lù dì
茶名。
- 竹露
zhú lù
竹叶上的露水。
- 露章
lù zhāng
1.公开奏章纠举内容,让被弹劾的人知道而服罪。 《汉书·何武传》:“﹝ 何武 ﹞迁 扬州 刺史,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服罪者为亏除,免之而已;不服,极法奏之,抵罪或至死。” 唐 权德舆 《太子太傅贞宪赵憬神道碑》:“絜矩以杜奇衺,露章而无吐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七:“ 雍正 六年,奉旨,停止科道密奏,各用露章。又奉旨,露章之外,亦准密奏。” 2.泛指上奏章。 唐 元稹 《唐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 宪宗皇帝 不得已下诛詔。不浹日,露章自 润 曰:‘十月十二日, 錡 就擒,从乱者无遗餘。’”《新唐书·康承训传》:“﹝ 庞勛 ﹞遣伪将屯 柳子 ,屯 丰 ,屯 滕 ,屯 沛 ,屯 萧 ,以张其军,乃露章求节度使。” 3.用指奏章。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今人称督抚纠参之本曰露章。”
- 章露
zhāng lù
昭著;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