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霜
lí shuāng
1.梨花。因梨花色白如霜,故称。 2.指霜。因霜白如梨花,故称。
- 霜梨
shuāng lí
即梨。 梨在霜后收取,故称。
- 霜梅
shuāng méi
果品名。即盐梅。青梅以盐汁渍之,久乃上霜,故称。
- 霜根
shuāng gēn
1.白色的草木根。亦指经冬不凋的树木的根或苖。 南朝 宋 王僧达 《和琅琊王依古》:“仲秋边风起,孤蓬卷霜根。” 唐 杜甫 《凭韦少府觅松树子》诗:“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宋 苏轼 《王维吴道子画》诗:“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三:“而今纵老霜根在,得见 刘郎 又独来。” 2.比喻白色须发。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一:“青衫憔悴北归来,髮有霜根面有埃。” 明 袁宏道 《嘲谢道人白须》诗之三:“奼水仙铅积许多,霜根欲茁可如何?”
- 霜栗
shuāng lì
1.即栗子。栗子九月霜降乃熟,故称。 2.指栗树。
- 霜树
shuāng shù
1.经霜的树木。 2.特指枫树。
- 霜标
shuāng biāo
高雅贞洁的风度、品格。
- 柿霜
shì shuāng
亦作“柹霜”。柿饼晒干后,表面渗出的白霜。味甜,可入药,治喉痛、咳嗽等。
- 霜柹
shuāng shì
霜后的柿子。语本 南朝 梁 简文帝 《谢东宫赐柿启》:“悬霜照采,凌冬挺润。”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洪驹父 才而傲,每读时辈篇什,大叫云:‘使人齿颊皆甘。’其人喜而问之曰:‘似何物?’ 驹父 曰:‘不减树头霜柹。’人每頳面而去。”
- 霜柯
shuāng kē
秋天的树木。
- 染霜
rǎn shuāng
形容变白。
- 霜柏
shuāng bǎi
1.即柏。 柏经霜犹茂,故称。语本晋陶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尔挂情於霜柏,我发意於冬桂。” 2.喻情操高洁的人。 3.喻老而弥健的人。
- 霜枝
shuāng zhī
带霜的枝条。
- 霜果
shuāng guǒ
经霜成熟的果实或橄榄。
- 果霜
guǒ shuāng
某些新鲜水果(如葡萄或李)或叶面(如白菜或荷兰石竹的)的粉霜;亦指蜡质包皮
- 霜林
shuāng lín
带霜或经霜的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