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花纸
táo cí huā zhǐ
在陶瓷(或瓷坯)表面贴上印刷好的陶瓷专用花纸,可以分为釉下·釉中·和釉上·有一次烧成和两次烧成·釉下和釉中是永不变色的,釉上也能经十几年不变· 也有的工艺品陶瓷(如家饰等)用的是不用经过烧烤的油墨花纸。
- 陶瓬
táo fǎng
亦作“ 陶旊 ”。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亦指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的工人。《周礼·考工记·瓬人》:“凡陶瓬之事,髻、垦、薜、暴不入市。”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弓箕之家生子,而捨乎弓箕?陶旊之家生子,而捨乎陶旊?”
- 陶瓦
táo wǎ
1.用陶土烧成的瓦器。南朝 梁 沉约 《七贤论》:“彼 嵇 阮 二生,志存保己,既託其迹,宜慢其形。慢形之具,非酒莫可,故引满终日,陶瓦尽年。”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俭勤,盥濯陶瓦。斥遣浮华,好此綈紵。” 宋 王禹偁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黄冈 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者也。” 2.烧制屋瓦。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 荆 俗不理室居,架竹苫茅,卑庳褊逼,风旱摩戛,熇然自火。公乃陶瓦积材,半入其直。”《新唐书·杨於陵传》:“﹝ 杨於陵 ﹞出为 岭 南节度使。辟 韦词 、 李翱 等在幕府,咨访得失,教民陶瓦,易蒲屋,以絶火患。”《宋史·周湛传》:“ 襄 人不善陶瓦,率为竹屋。”
- 陶瓠
táo hù
陶制的壶。
- 陶令琴
táo lìng qín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 陶琴
táo qín
见“ 陶令琴 ”。
- 玉陶
yù táo
玉陶是汉语词汇,拼音yù táo,指像玉一样润滑细腻的陶器。
- 陶犬瓦鸡
táo quǎn wǎ jī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 瓦鸡陶犬
wǎ jī táo quǎn
泥土烧制的鸡犬。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际用途。
- 陶物
táo wù
谓教化培育,使人成材。
- 陶版
táo bǎn
陶瓷制成的装饰性的板块。
- 陶炼
táo liàn
1.陶冶锻炼。 2.陶鍊:犹陶冶。
- 陶灶
táo zào
1.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汉 王充 《论衡·无形》:“五行之物,可变改者,唯土也。埏以为马,变以为人,是谓未入陶灶更火者也。”《宋书·徐羡之传》:“ 羡之 回还 西州 ,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 新林 ,入陶灶中自剄死,时年六十三。”《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 唐 孔颖达 疏:“古者窟居,随地而造。若平地则不凿,但累土为之,谓之为复。若高地则凿为坎,谓之为穴,其形皆如陶灶。” 2.用黏土垒成的土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在掘地为灶的同时,又制造了配套使用的陶灶,由于可以自由搬动,炊事就更方便了。” 唐天际 《难忘的行程》:“他点点头:‘好嘛,你坐下来歇歇吧。’然后在临时垒的陶灶前,一面加柴禾,一面又对我说:‘现在路很难走呀!土匪很多。’”
- 陶溶
táo róng
熏陶浸染。许杰 《好人与坏人》:“我们这一批知识分子呢,却是或多或少,都受了这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的陶溶。”
- 温陶
wēn táo
晋 温峤 、 陶侃 的并称。
- 耕稼陶渔
gēng jià táo yú
指古时的各种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