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门楼
chéng mén lóu
城楼。
- 霸城门
bà chéng mén
汉 代 长安 城东城门名。《汉书·王莽传中》:“ 霸城门 灾,民间所谓 青门 也。”《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按, 孙星衍 、 庄逵吉 校本谓“东出南头第三门曰 霸城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渭水 又东逕 长安 城北, 汉惠帝 元年筑,六年成,即 咸阳 也。 秦 离宫无城,故城之, 王莽 更名 常安 。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 宣平门 ……第三门本名 霸城门 。”亦省作“ 霸城 ”、“ 霸门 ”。 南朝 梁 徐防 《长安有狭邪行》:“君室近 霸城 ,易识復知名。”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青门瓜》:“ 汉 咸阳宫 第三门本名 霸门 ,民见门青色,遂名 青门 。”
- 青城门
qīng chéng mén
见“ 青门 ”。
- 城门
chéng mén
城墙上的门洞,设有可关闭的门,供人出入或用作防御
- 门垣
mén yuán
1.宫门附近。 2.门户垣墙。
- 垒门
lěi mén
军营的正门。
- 垂花门
chuí huā mén
指旧式住宅的二门。二门上修建象屋顶样的盖,四角有下垂的短柱,柱的顶端雕花彩绘,故称。亦称“ 垂花二门 ”。
- 门坑
mén kēng
全家活埋。
- 坐门
zuò mén
1.坐在门口。 2.犹待漏。谓于宫门外待早朝。
- 门坎子
mén kǎn zǐ
门下面的横梁
- 门坎
mén kǎn
1.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或长石。 老舍 《月牙儿》四:“可是我必须进去,似乎是爬进去,那个高门坎儿是那么高。” 曹靖华 《飞花集·花》:“从此,每当劳作归来,跨进门坎,顿觉春色满院。”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散了会, 王成德 坐的门坎上,双手捧住头,心里火热毛辣的。” 2.借指门。 浩然 《艳阳天》第一○九章:“我不叫他来,他敢登你这门坎儿吗?” 3.比喻界限,关口。 郭小川 《一个和八个·生与死》诗:“我拉杆二十多年,越狱六次,只有八路军的门坎最难过!”
- 坊门
fāng mén
古时街巷之门。
- 地衣门
dì yī mén
属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低等植物中的地衣类 地衣门: 是植物界中最特殊的类型,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等特征。固把地衣看成独立的门,约2万5千余种。
- 门地
mén dì
犹门第。 《晋书·王述传》:“﹝ 王述 ﹞年三十,尚未知名,人或谓之痴,司徒 王导 以门地辟为中兵属。” 前蜀 韦庄 《寄薛先辈》诗:“不説文章与门地,自然毛骨是公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妾固知娘子未字。以才色门地,何患无贵介壻;然紈袴儿敖不足数。”
- 地门
dì mén
古人谓大地的门户。亦泛称大地。
- 衡门圭窦
héng mén guī dòu
衡门:横木为门;圭窦:在墙上挖圭玉形的洞作窗。形容住所极其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