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门放狗
guān mén fàng gǒu
意指公司或其他地方为保安理由而关上大闸,并把狼狗放出来,以杜绝贼匪。
- 闭户关门
bì hù guān mén
- 关门节
guān mén jié
- 铁门关
tiě mén guān
铁门关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传说是玄奘取经路过之地。
- 玉门关
yù mén guān
关名。
- 关门状
guān mén zhuàng
不被受理的诉状。
- 门关
mén guān
1.出入必经的国门、关门。 2.指边防设施。 3.指主管门、关的人。 4.门闩。 5.门户;门扇。
- 共门
gòng mén
谓权力由君臣共掌。
- 公车司马门
gōng chē sī mǎ mén
即司马门。 皇宫的外门。司马门的警卫由公车掌管,故称。
- 公门
gōng mén
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 《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 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2.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復至。乃怒而责曰:‘敢以閒事屡扰公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杀人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復出入公门。”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他时常出入公门。”
- 门公
mén gōng
看门的人。
- 八字门楼
bā zì mén lóu
一种门上有牌楼式的顶,门两侧墙壁呈八字形的建筑。
- 天门八翼
tiān mén bā yì
晋 陶侃 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左翼。 后位至八州都督。见《晋书·陶侃传》。
- 八门
bā mén
1.城的八门。 (1)吴郡八门。 2.术数家语,谓休、生、伤、杜、死、景、惊、开为八门。休、生、开三门为吉,馀五门为凶。奇门遁甲等术皆用此说。
- 安全门
ān quán mén
供火灾时用的第二个出口(如房间出口)
- 全门
quán mén
犹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