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镌雕
juān diāo
1.亦作“鎸雕”。 雕刻。 2.比喻精心构思。
- 镌题
juān tí
在金石器物上刻写。
- 镂镌
lòu juān
雕刻。
- 镌镂
juān lòu
雕刻;雕镂
- 镌错
juān cuò
雕刻磋磨。
- 镌铭
juān míng
铭记;铭刻。
- 镌载
juān zǎi
刊载,记载。
- 镌责
juān zé
1.降低官职,追究责任。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三人者,皆以西师之败鐫责。”《明史·陈镛传》:“二十三年追坐 德 ( 陈德 )、 胡惟庸 党,詔书言其征西时有过被鐫责,遂与 惟庸 通谋。爵除。” 2.指摘;斥责。 清 王士禛 《谢榛<四溟诗话>序》:“已而 于鳞 名益盛, 茂秦 与论文,颇相鐫责。 于鳞 遗书絶交。” 清 赵翼 《杨桐山具精馔招饮》诗:“衅妇被譙訶,饔子受鐫责。”
- 镌说
juān shuō
告诫,劝说。
- 镌行
juān xíng
刻板印行。
- 镌职
juān zhí
降职。清 曾国藩 《仁和邵君墓志铭》:“ 咸丰 四年,坐 济寧 防 河 无效,吏议鐫职。”
- 镌级
juān jí
降低官阶,降职。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耆旧·耘松观察》:“未几,擢 贵州 贵西 兵备道,而以 广州 讞事鐫级。遂乞养,归田十年,母既终,不復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治中 及 大宛 二县皆鐫级去,比题名録出,士论譁然。”《清史稿·高宗纪五》:“秋七月庚申, 索琳 以不职鐫级,以 伍弥泰 为理藩院尚书。”
- 镌秩
juān zhì
亦作“鎸秩”。谓降级或降职。
- 镌砻
juān lóng
雕琢磨砺。
- 琱镌
diāo juān
雕刻。比喻修饰文字。
- 镌琢
juān zhuó
1.雕刻。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制作壮丽,鐫琢精巧,无与伦比。”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熙寧 八年, 陈州 大霜,城内外数里间,厚冰上皆有綾纹隐起,如鐫琢,髣髴成攀枝孩儿。” 2.比喻品德的砥砺或诗文的修饰。 唐 杜牧 《朱叔明授武卫大将军制》:“屡下詔书,誥诫深切,岂知顽昧,不可鐫琢。” 宋 苏轼 《江瑶柱传》:“ 闽 越 素多士人,闻 媚川 之来,甚喜,朝夕相与探讨,又从而鐫琢之。”《宣和书谱·岑宗旦》:“﹝ 岑宗旦 ﹞作诗,以意为主,不在鐫琢语言而已,故若浑金璞玉,见者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