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成宫醴泉铭
jiǔ chéng gōng lǐ quán míng
唐 碑。 唐 贞观 六年, 太宗 避暑于 陕西 麟游 九成宫 ,得泉而甘,因名 醴泉 ,敕 魏徵 撰铭、 欧阳询 书之以刻石。字体温润峭劲,兼有隶书笔意,为 欧 书中著名碑刻,极为世重。 宋 以来摹刻难以悉数,传世有 唐 拓本,发现于 敦煌 石室,今藏 法国 巴黎图书馆。亦省称“ 九成宫碑 ”。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惟 郃阳 《曹全碑》极佳,其他若 麟游 之《九成宫碑》、 长武 之《虞恭公碑》俱佳。”
- 铭勒
míng lè
镌刻。
- 座右铭
zuò yòu míng
1.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铭文。 2.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
- 铭镌
míng juān
铭刻。亦指铭刻的文字或图案。
- 铭旐
míng zhào
即铭旌。
- 东铭
dōng míng
宋 代哲学家 张载 于其学堂东牖所书的铭言。
- 勒铭燕然
lè míng yàn rán
谓建立武功。语本《后汉书·窦宪传》:“﹝ 竇宪 ﹞与北单于战於 稽落山 ,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 私渠比鞮海 。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餘万头。於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 柳鞮 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餘万人。
- 座中铭
zuò zhōng míng
置于座中用以自警之词。
- 镂骨铭肌
lòu gǔ míng jī
比喻牢记不忘。多用为感激之词。
- 醴泉铭
lǐ quán míng
即 唐 魏徵 《九成宫醴泉碑铭》。唐 贞观 六年, 太宗 避暑 陕西 麟游 九成宫 ,得泉而甘,因更名 醴泉 ,敕 魏徵 撰铭。后经书法家 欧阳询 书之刻石,字体纯熟严整,后世推为 唐 楷第一。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康熙 丁酉、戊戌之间,各种楷书俱有翻刻。如《乐毅论》,可谓无憾;《化度碑》、《仙檀记》亦庶几;惟《醴泉铭》竟为流毒,形僻而易似,则相称而为 欧 字,可入上选,究未尝一笔似也。”参见“ 九成宫 ”。
- 刻铭
kè míng
1.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 2.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
- 镌铭
juān míng
铭记;铭刻。
- 铭钰
míng yù
美玉,十分有光泽,会成大气。
- 铭诸肺腑
míng zhū fèi fǔ
比喻永记不忘。
- 鹤瘗铭
hè yì míng
即《瘞鹤铭》。
- 铭牌
míng pái
装在机器、仪表、机动车等上面的牌子,标有名称、型号、规格及出厂日期、制造者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