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荷叶
jīn hé yè
金制莲叶形的杯皿。
- 却金暮夜
què jīn mù yè
指为官清廉。
- 摆袖却金
bǎi xiù què jīn
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 挂印封金
guà yìn fēng jīn
“挂印”是离任、辞官的意思;“封金”是把金银财宝封存起来,表示不想接受。
- 金粉南朝
jīn fěn nán cháo
指偏安 江 南绮靡繁华的 宋 、 齐 、 梁 、 陈 等朝代。
- 双南金
shuāng nán jīn
1.指品级高、价值贵一倍的优质铜。后亦指黄金。 2.喻指宝贵之物。
- 金色年华
jīn sè nián huá
一个形容词,专指人们英年焕发的美好时段,多指青年时代。
- 千金小姐
qiān jīn xiǎo jiě
旧时敬称富家的女孩儿。今多用作对别人女孩儿的美称。
- 千金躯
qiān jīn qū
极言身体之宝贵。
- 金縢功
jīn téng gōng
《书·金縢》:“ 武王 有疾, 周公 作《金縢》。 ” 孔颖达 疏:“ 武王 有疾, 周公 作策书告神,请代 武王 死。事毕,纳书於金縢之匱。”后因以“金縢功”为忠心事君之典。
- 金刚藏
jīn gāng cáng
佛教语。金刚神之化身。
- 暂列金额
zàn liè jīn é
指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
- 金错刀
jīn cuò dāo
1.古代钱币名。王莽 摄政时铸造,以黄金错镂其文。也称错刀。《东观汉记·邓遵传》:“詔赐 遵 ……金错刀五十。” 2.泛指钱财。 汉 张衡 《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宋 梅尧臣 《饮刘原甫家》诗:“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亦省称“ 金错 ”。 宋 沉辽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惭无锦绣段,何以报金错。”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三折:“姑娘!我本游学 韩 童,获侍吹簫 秦 女,辱投金错,惭报琼瑶。”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余出入应酬之费,与荆人日用金错泉布,皆出姬手。”参见“ 错刀 ”。 3.刀名。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冯绲》:“ 武陵 五溪蛮夷作难,詔遣车骑将军 冯緄 南征, 緄 表奏应奉,赐金错刀一具。” 唐 谷神子 《博异志·王昌龄》:“当市草履子时,兼市金错刀子一副,贮在履子内。” 4.写字、绘画的一种笔体。《宣和画谱·李煜》:“ 李氏 能文善书画。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清 金农 《吴丈弘谟携酒过寓园竹间对酌长句奉酬》:“君言秋凉再连话,为我泼墨画出金错刀。”
- 金凤凰
jīn fèng huáng
1.车辖之饰物。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汉 宣帝 以皁盖车一乘赐大将军 霍光 ,悉以金铰具。至夜,车辖上金凤凰輒亡去,莫知所之,至晓乃还。” 2.织物上的金色凤形图案。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瓏影。山枕隐穠妆,緑檀金凤凰。” 华锺彦 注:“金凤凰,枕之纹也。”亦省称“ 金凤 ”。 唐 王建 《宫词》之十七:“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 唐 李贺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十月》:“珠帷怨卧不成眠,金凤刺衣著体寒。” 3.金制的凤凰形首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金凤凰》:“ 周光禄 诸妓,掠鬢用鬱金油,傅面用龙消粉,染衣以沉香水。月终,人赏金凤凰一隻。” 唐 曹唐 《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诗:“遗情更説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亦省作“ 金凤 ”。 唐 温庭筠 《思帝乡》词:“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 明 谢谠 《四喜记·琼英入宫》:“春牵意慵,春薰脸浓,春枝髻触摇金凤。” 4.比喻美好的新事物。 亦杨 《嵖岈山飞出了金凤凰》:“瞧!你们都来了! 嵖岈山 可真是飞出了金凤凰啦!” 陆文夫 《围墙》:“设计所的到会者都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又出在鸡窝里!”《光明日报》 5.25:“这个远离大中城市的贫困山区的‘金凤凰’,兴旺的‘奥秘’就在于科技兴厂。”
- 契合金兰
qì hé jīn lán
契合:投合。金兰:指朋友间相处信诚。形容朋友间意气相投,感情深厚。亦作“契若金兰”。
- 退傅挥金
tuì fù huī jīn
汉 太傅 疏广 年老告退, 宣帝 及皇太子赐金丰厚,“ 广 既归乡里,日令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 事见《汉书·疏广传》。后因以“退傅挥金”作致仕归乡、纵情宴游之典。 元 袁桷 《白云平章致仕》诗:“侍臣传醴真殊遇,退傅挥金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