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剗道
chǎn dào
即栈道。《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 武功 , 扶风 西界小邑也, 谷口蜀 剗道近山。” 张守节 正义:“行谷有栈道也。”
- 剑道
jiàn dào
传统的竞技性器械武术。
- 道路制度
dào lù zhì dù
唐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
- 道德判断
dào dé pàn duàn
①对道德现象作出断定的逻辑思维形式。分评价判断(如诚实是一种美德)、规范判断(如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和命令判断(如不准偷窃)。②判定他人或自己行为善恶的认识活动。是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一个环节。
- 初法明道
chū fǎ míng dào
佛学术语,西藏语 chos-snan%-bah!I-sgo chos-snan%-bah!I-tshul-dan%-po。
- 道德原则
dào dé yuán zé
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 是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关系的本质概括,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表现了道德的社会本质和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在中国,通常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
- 刊道
kān dào
开辟道路。
- 分巡道
fēn xún dào
古代官名。 唐 代遣使分道出巡,称为分巡某某道。 明 代于按察司之下设立按察分司,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州、府、县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谓之“分巡道”,皆戴按察副使或佥事等衔。 清 初仍之, 乾隆 时裁衔存官,代表巡抚分巡其地。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当今年二月间, 林铭球 同 襄阳 分巡道 王瑞柟 、总兵 左良玉 秘密定计。”
- 分道
fēn dào
1.谓分走不同的道路。 2.犹分界。
- 函道
hán dào
1.楼梯。 2.涵洞,隧道。
- 道存目击
dào cún mù jī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 目击道存
mù jī dào cún
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 出家求道
chū jiā qiú dào
离开家庭,入寺院修行。
- 出家归道
chū jiā guī dào
离开家庭,皈依佛门。
- 出道
chū dào
1.佛教指脱离六道轮回之苦。 2.方言。指年轻人走上社会,能独立工作和生活。 钱雁秋 《“曙光”与“五味斋”》:“在从前,吃油水饭的人如果没有吃过耳光,好象是还没有‘出道’呢!”《花城》1981年第2期:“﹝ 朱丽娟 ﹞讲的写的一口、一手的好英文,进出口业务比他这才出道的人还熟练。”
- 冥道
míng dào
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