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思补过
tuì sī bǔ guò
退思: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过:过失,错误。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
- 退思
tuì sī
1.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 林父 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 ”后因以指退归思过,事后反省。《后汉书·朱暉传》:“进无蹇蹇之志,却无退思之念。” 宋 王十朋 《州宅十二咏·退思轩》:“退思何及矣,未退早须思。” 2.后人亦常用以自名其居。如 宋 鲁宗道 退思岩 , 清 史允澄 退思轩 。 3.指归隐的心思。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板屋欲雨》诗之十二:“迟迟生退思,每每同众庶。”
- 退志
tuì zhì
指辞官引退之志。
- 退心
tuì xīn
1.佛教语。 谓修持之心退转。 2.后退之心。
- 退征
tuì zhēng
指辞官归隐。
- 退归
tuì guī
1.辞官归田;引退。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在宰相位凡五年,所奏於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退归,未尝言所言於上者於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约宦途的味儿不过如此,不如退归林下,遍走江湖,结识几个肝胆英雄。”《荡寇志》第一三○回:“ 召忻 因此请於 希真 ,归田就隐, 希真 留其平定 梁山 ,再行退归。” 2.退回;返归。《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再三谢辞,退归本国。”《绿野仙踪》第七四回:“他多要几两银子,暂且退归,过一二年与再来,何如?”
- 退弱
tuì ruò
柔弱貌。
- 退引
tuì yǐn
退还和用过的废引票。
- 引退
yǐn tuì
自请辞去官职或职务
- 退弃
tuì qì
犹废弃。
- 廉退
lián tuì
犹廉让。 谦让。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序》:“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閭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北史·高允传》:“是时贵臣之门,并罗列显官,而 允 子弟,皆无官爵,其廉退若此。” 宋 苏轼 《送周正孺知东川》诗:“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
- 退庭
tuì tíng
指法官中止或约束法庭审讯退出法庭。
- 退座
tuì zuò
退帐;退堂。
- 进退有度
jìn tuì yǒu dù
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 退度
tuì dù
犹退避。
- 用进废退
yòng jìn fèi tuì
指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就像大脑,越是勤思考勤运用,便越灵活;而越是懒惰不动脑,大脑便会像生锈的链条,难以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