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辟如
pì rú
譬如;比如。举例时的发语词。辟,通“ 譬 ”。
- 诛辟
zhū pì
杀戮。
- 辟设
pì shè
开辟、设立
- 论辟
lùn pì
判处死刑。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官疑 申 ,捕治之。横被残梏,踝骨皆见,卒无词。积年餘,不堪刑,诬服,论辟。”
- 辟讳
pì huì
避讳。《左传·成公十四年》“婉而成章” 晋 杜预 注:“婉,曲也。谓曲屈其辞,有所辟讳,以示大顺,而成篇章。”
- 让辟
ràng pì
退让避开。《史记·五帝本纪》:“ 尧 崩,三年之丧毕, 舜 让辟 丹朱 於 南河 之南。”
- 计辟
jì pì
计司辟差。谓由三司直接任命。
- 警辟
jǐng pì
言论、意见、见解等,精辟动人
- 辟謡
pì yáo
对谣言予以澄清或驳斥。
- 辟言
bì yán
1.合乎法度的言论。 2.邪僻的言论;谬论。 3.谓他人恶言相加或口出不逊则走避之。
- 奏辟
zòu pì
向朝廷荐举征召为官。
- 奇辟
qí pì
1.见“ 奇辟 ”。 2.亦作“ 奇僻 ”。亦作“ 奇闢 ”。奇特,异常。《晏子春秋·问上十六》:“衣冠无不中,故朝无奇僻之服。”《战国策·赵策二》:“涖国者不袭奇辟之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我观 五岳 图,真形甚奇僻。” 李大钊 《<晨钟>之使命》:“﹝青年﹞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3.怪异;冷僻。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邓志宏 曰,诗有四忌……学 李长吉 者忌奇僻。” 朱自清 《白采的诗》:“他的题材你或许会以为奇僻。” 4.新奇,精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牧诗》:“ 杜牧之 作诗,恐流於平弱,故措词必抝峭,立意必奇闢,多作翻案语。”《老残游记》第十一回:“ 璵姑 听了,道:‘ 龙叔 ,今朝何以发出这等奇闢的议论?’”
- 西辟
xī pì
西侧。《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郑伯 享王于闕西辟,乐备。” 孔颖达 疏:“辟是旁侧之语也。 服虔 云:‘西辟,西偏也。’当谓两观之内道之西也。”
- 由辟
yóu pì
古代一种祈求避祸的祭祀仪式。在常规仪式以外,为某一具体起因而使用。
- 辟田
pì tián
1.已开垦的田地。《管子·八观》:“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 2.开垦田地。《旧唐书·良吏传上·王方翼》:“乃与佣保齐力勤作,苦心计,功不虚弃,数年闢田数十顷。”《元史·立智理威传》:“时方以闢田、均赋、弭盗、息讼诸事课守令。”
- 天辟
tiān pì
天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