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辟舍
pì shè
避开正房,寝于他处,以示不敢宁居。
- 膑辟
bìn pì
古代削去膝盖骨的酷刑。
- 辟胁
pì xié
见“ 辟翕 ”。
- 肉辟
ròu pì
古代墨、劓、剕、宫、大辟等肉刑的合称。
- 肇辟
zhào pì
开始分辟。
- 辟聘
pì pìn
征聘;征召。
- 辟耳
pì ěr
古山名。 一作 卑耳 。在今 山西 平陆 西北。
- 翕辟
xī pì
开合,启闭。语出《易·繫辞上》:“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闢,是以广生焉。” 唐 宋昱 《樟亭观涛》诗:“翕闢乾坤异,盈虚日月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闢,不知何词。”
- 辟翕
pì xī
1.亦作“ 辟胁 ”。开合。语本《易·繫辞上》:“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闢,是以广生焉。” 高亨 注:“坤,地也。《集解》引 宋衷 曰:‘翕犹闭也。’ 陆德明 曰:‘闢,开也。’地静而不生草木,则土闭;地动而生草木,则土开。唯其能闭能开,是以能广生。”《汉书·王莽传中》:“《春秋》记地震,《易·繫》《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灾异之变,各有云为。” 颜师古 注:“辟音闢。闢,开也。胁,收敛也。《易·上繫》之辞曰:‘夫《坤》,其动也闢,其静也翕,是以广生焉。’故 莽 引之也。翕胁之声相近,义则同。”《资治通鉴·王莽天凤三年》作“辟翕”。 2.开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跳神》:“妇吻闢翕,杂鼓声,不甚辨了。”
- 辟邪翁
pì xié wēng
茱萸的别名。
- 群辟
qún bì
谓四方诸侯。 亦统指王侯、公卿、大夫、士。
- 羣辟
qún bì
谓四方诸侯。亦统指王侯﹑公卿﹑大夫﹑士。羣辟造句谓四方诸侯。亦统指王侯、公卿、大夫、士。《书·周官》:“六服羣辟,罔不承德。” 孔 传:“六服诸侯,奉承 周 德。”《文选·张衡<西京赋>》:“正殿路寝,用朝羣辟。” 薛综 注:“羣辟,谓王侯、公卿、大夫、士也。”
- 辟置
pì zhì
谓征聘人才,置为僚属。
- 辟罪
pì zuì
逃避罪责。
- 罪辟
zuì pì
刑罪。
- 罔辟
wǎng pì
欺骗君主。辟,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