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辟
bì pì
谓免受法律制裁。
- 辟道
pì dào
古代帝皇出行,先在道路上屏除行人,以防干犯,谓之“闢道”。
- 辟逻
pì luó
犹张罗、安排。
- 选辟
xuǎn pì
选拔征召。
- 辟选
pì xuǎn
对受征召而来的人士加以选拔,授以官职。
- 辟逃
pì táo
躲避。
- 辟违
pì wéi
1.邪僻背理。《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荀子·修身》:“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慤,程役而不録,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 2.指行邪僻背理之事。《史记·五帝本纪》:“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 禹 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
- 辟远
pì yuǎn
1.荒僻辽远。 2.远避,躲得远远的。 3.引申为疏远。
- 过辟
guò pì
罪过。
- 衆辟
zhòng bì
各种邪恶。《吕氏春秋·音初》:“流辟誂越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感则百姦众辟从此产矣。”
- 辟谷
bì gǔ
1.谓不食五谷。道教的一种修炼术。辟谷时,仍食药物,并须兼做导引等工夫。《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穀,道引轻身。”《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弘景 善辟穀导引之法,自隐处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七:“偶遇真人,授丹砂,辟穀有年,身轻於羽。” 明 朱鼎 《玉镜台记·燃犀》:“辟穀餐霞,生涯一鉢盂,羽化住 蓬壶 。”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四:“饮酒虽达生,辟穀乃长年。” 2.泛指不吃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粱》﹝集解﹞引 孟詵 曰:“青粱米可辟穀。以纯苦酒浸三日,百蒸百晒,藏之。远行,日一餐之,可度十日;若重餐之,四百九十日不饥也。”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然而他们之攻击共产主义也,则多因某个共产党人之不惬人意,因而迁怒及其主义,是犹因饭碗之不洁而生辟谷之想。”
- 轩辟
xuān pì
开阔。
- 辟车
pì chē
1.谓使行人避开王及诸侯之车。 2.指前驱。 3.离开车子,下车。
- 趋辟
qū pì
走在前面驱赶行人,使之回避车驾
- 赵辟
zhào pì
喻指美女。辟,通“ 嬖 ”。
- 赴辟
fù pì
应朝廷征召。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明年赴辟下 昭 桂 ,东郊慟哭辞兄弟。”参见“ 赴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