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鹧鸪辞
zhè gū cí
见“ 鷓鴣词 ”。
- 饰辞
shì cí
1.修饰言辞、文辞。《庄子·天地》:“合譬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 汉 王充 《论衡·对作》:“故论衡者,所以銓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江 南閭里閒,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呼徵质为 周 郑 ,谓霍乱为 博陆 。” 2.托辞掩饰。《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諫,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国之得丧,如日月之蚀焉,非由饰辞矫説所能掩蔽也。” 3.指虚浮不实之辞。《汉书·王嘉传》:“时冬月未尽二旬,而 相 心疑 云 寃,狱有饰辞。” 颜师古 注:“饰辞,假饰之辞,非其实也。”
- 醴辞
lǐ cí
古代行冠礼,宾客酌冠者醴酒时的祝辞。
- 辞醴
cí lǐ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元王 敬礼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 仇兆鳌 注:“辞醴,谓不受伪官。”
- 蔓辞
màn cí
亦作“ 蔓词 ”。芜杂繁冗的言辞。
- 鲁连辞赏
lǔ lián cí shǎng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此时 鲁仲连 适游 赵 ,会 秦 围 赵 ,闻 魏 将欲令 赵 尊 秦 为帝”,乃挺身而出,义不帝 秦 ,“ 秦 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 魏 公子无忌 夺 晋鄙 军以救 赵 ,击 秦 军, 秦 军遂引而去”。“於是 平原君 欲封 鲁连 , 鲁连 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 谲辞
jué cí
离奇怪异之辞。
- 谠辞
dǎng cí
正直的言辞
- 辞谒
cí yè
因辞别而谒见,拜别。 《后汉书·郭伋传》:“后 潁川 盗贼羣起,九年,徵拜 潁川 太守。召见辞謁。” 李贤 注:“因辞而謁见也。”
- 谑辞
xuè cí
见“ 謔词 ”。
- 请辞
qǐng cí
是请求辞职的简称,可以独用,也可接相应职务。
- 稍降辞色
shāo jiàng cí sè
稍降辞色指略微把话说得柔和一些,把脸色放温和一些
- 辞满
cí mǎn
旧指官吏任期届满,自求解退。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 唐 温庭筠 《赠袁司录》诗:“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覆枝。”参见“ 秩满 ”。
- 辞金蹈海
cí jīn dǎo hǎi
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 楚筵辞醴
chǔ yán cí lǐ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载, 楚元王 礼敬 穆生 ,常为设醴。及王 戊 即位,忘设醴。
- 撰辞
zhuàn cí
亦作“ 撰词 ”。撰写文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