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躬
chǔ gōng
太子之身。亦借指太子。
- 尽瘁鞠躬
jìn cuì jū gōng
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鞠躬:恭敬、谨慎。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 鞠躬
jū gōng
1.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2.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
- 芒刺在躬
máng cì zài gōng
见“ 芒刺在背 ”。
- 反躬
fǎn gōng
反过来要求自己;自我检束
- 蹇蹇匪躬
jiǎn jiǎn fěi gōng
蹇,通“謇”。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亦作“蹇谔匪躬”。
- 恕躬
shù gōng
谓躬行仁爱之道。
- 卑躬
bēi gōng
1.谦恭逊让。《北史·李彪传》:“臣与 任城 卑躬曲己,其所欲者无不屈从。”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曹彬 ﹞每出镇蕃閫,卑躬待士。” 2.犹卑身。《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习惯之碍进化》:“上古席地而坐,故其拜跪,出於自然,至椅桌兴则不适用矣,而世卒不能改,卑躬俯首,生气毫无。”
- 曲躬
qǔ gōng
折腰。 形容恭顺。
- 畸躬
jī gōng
指独行脱俗的人。
- 裸躬
luǒ gōng
即裸体。
- 引咎责躬
yǐn jiù zé gōng
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同“引咎自责”。
- 蹇谔匪躬
jiǎn è fěi gōng
指为君国而忠直谏诤。同“蹇蹇匪躬”。
- 藐躬
miǎo gōng
孱弱的躯体。《清史稿·德宗纪二》:“况慈闈颐养廿餘年,使徒御有惊,藐躬何堪自问?” 吴樾 《暗杀时代》:“内顾藐躬,素非强壮,且多愁善病,焉能久活人间?”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藐躬穷奇,所至颠沛。” 茅盾 《色盲》五:“以他那样的藐躬,负起生活的重担,实在是毫无意义的。”
- 讬躬
tuō gōng
犹寄身。
- 要躬
yào gōng
指身体。 要,“ 腰 ”的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