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王璧
zhào wáng bì
又称和氏璧,是中国古代一块著名的璞玉石,相传为楚国人卞和所发现。和氏璧最早见载于中国东周末年著作《韩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国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发现一块外裹岩石的美玉[1],他将这块玉献给当时的君主楚厉王,而楚国王室认为和氏贡献的只是一块石头,欺骗了君王。於是楚厉王下令将和氏左脚砍去。
- 赵玉
zhào yù
即 和氏 璧。
- 赵燕
zhào yàn
1.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的省称。 唐 李贺 《春昼》诗:“卷衣 秦帝 ,扫粉 赵燕 。” 王琦 汇解:“ 赵燕 , 赵飞燕 也。” 2.晋 时 刘曜 石勒 称帝所建之 赵国 与 东晋 时 鲜卑 慕容氏 称帝所建之 燕国 的并称。《魏书·崔光传》:“ 赵 燕 既为长蛇, 辽海 缅成殊域,穷兵鋭进,以力相雄,中原无主,八十餘年。” 3.赵 地与 燕 地的并称。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海岳错口腹, 赵 燕 锡媌娙。” 钱仲联 集释引 顾嗣立 注曰:“《选·古诗》:‘ 燕 赵 多佳人。’”
- 燕赵
yàn zhào
多指今河北省。
- 赵法
zhào fǎ
元 赵孟頫 以书法著名,世称其笔法为“赵法”。
- 赵氏璧
zhào shì bì
亦作“ 赵王璧 ”。 和氏 璧的别称。 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自山中所得宝玉。 战国 时,为 赵惠文王 所得,故称。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 秦昭王 曾恃强遗书 赵王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蔺相如 奉璧出使,终于完璧归 赵 。“赵氏璧”遂以著称,并常为后人诗文所道及。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 赵氏 璧,徒乖 魏王 瓠。”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十:“夸作天下珍,却哂 赵王 璧。” 清 孙枝蔚 《旅兴》诗:“贵若 赵氏 璧,富若 猗顿 囷。”亦省称“ 赵璧 ”。 唐 方干 《送陈端公》诗:“ 随 珠此去方酬德, 赵 璧当时误指瑕。” 宋 王安石 《次韵酬微之赠池纸并诗》:“篇终有意责 赵 璧,穷国恐误连城归。” 明 沉鲸 《双珠记·珠传女信》:“看此物既着神奇,如 赵 璧有完期。”
- 赵氏
zhào shì
1.指赵国 2.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 赵母
zhào mǔ
指战国时赵国大将赵括的母亲
- 赵武灵王
zhào wǔ líng wáng
- 燕歌赵舞
yān gē zhào wǔ
①古燕赵人善歌舞,泛指美妙的歌舞。 ②用以形容文辞美妙。
- 赵津歌
zhào jīn gē
赵简子 欲南渡击 楚 ,至期,津吏醉卧不能渡, 简子 欲杀之。 津吏息女 娟 恳之,代父操楫,至中流,唱《河激》之歌。 简子 大悦,将使人祝祓,以为夫人, 娟 乃再拜而辞。 简子 归,乃立 娟 为夫人。见 汉 刘向 《列女传·赵津女娟》。后遂称 娟 所唱《河激》之歌为“赵津歌”。 北周 庾信 《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诗:“虽同 燕 市泣,犹听 赵 津歌。”
- 赵李
zhào lǐ
1.秦臣赵高、李斯的并称。 2.《汉书·何并传》载:阳翟轻侠赵季、李款多畜宾客,以气力渔食闾里,至奸人妇女,持吏长短,纵横郡中,为何并捕杀。后以“赵李”指为非作歹的武侠。 3.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及汉武帝李夫人的并称。二人都以能歌善舞受到天子宠爱。 4.谓能歌善舞者,多指歌妓舞女一流人物。 5.宋赵鼎与李纲的并称。 6.李之一种。
- 赵服
zhào fú
战国 时 赵武灵王 进行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后因以“赵服”指骑服。
- 赵谈春
zhào tán chūn
方言。胡编乱造;说趣话。 明 冯梦龙 《山歌·鱼船妇打生人相骂》:“并弗是羹碗里鱼头拨拨转,支花野味赵谈春。”注:“昔年有 赵谈春 者,善詼谐。 吴 语谓没正经曰‘赵’,因曰‘赵谈春’云。”
- 赵盾日
zhào dùn rì
《左传·文公七年》:“ 酆舒 问於 贾季 曰:‘ 赵衰 、 赵盾 孰贤?’对曰:‘ 赵衰 ,冬日之日也; 赵盾 ,夏日之日也。’” 杜预 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后因以“赵盾日”为夏天烈日之代称。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喜雨》:“久苦 赵盾 日,欣逢 傅説 霖。”亦省称“ 赵盾 ”。 宋 张耒 《仲夏》诗:“云间 赵盾 益可畏,渊底 武侯 方熟眠。”
- 赵日
zhào rì
《左传·文公七年》有“ 赵衰 ,冬日之日也”的记载。 后因以“赵日”比喻冬天的太阳。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应钟十月》:“胡风起截耳之冻,赵日兴曝背之思。” 清 阮葵生 严长明 《集陆耳山新居联句》:“寒避庄噫衝,暖迎赵日晒。”参见“ 赵盾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