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伏
zǒu fú
1.逃匿。 《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西塞 成都 之路,北絶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絶,走伏无地。” 2.指逃匿之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已命 雍州 刺史 刘粹 等断其走伏。” 胡三省 注:“走,逃也;伏,匿也。断其逃匿之路也。” 3.谦辞。犹言趋伏、拜伏。 明 宋濂 《凝道记上·孔子符》:“夫子自谓有 庖牺 时物,我等当愿走伏庭下,借一观之,洗凡目焉。”
- 走人户
zǒu rén hù
串门;出门作客。
- 走月亮
zǒu yuè liàng
吴 地旧俗,中秋夜妇女盛妆出游,踏月彻晓,谓之“走月亮”。
- 互走
hù zǒu
交错连绵。
- 风驰云走
fēng chí yún zǒu
形容奔驰疾速。
- 如丸走坂
rú wán zǒu bǎn
形容形势发展很快
- 逆坂走丸
nì bǎn zǒu wán
逆着斜坡滚丸。 比喻事情难于办到。
- 走丸
zǒu wán
语出《汉书·蒯通传》:“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 范阳 令,使驰騖於 燕 赵 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 范阳 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 颜师古 注:“言乘势便易。”后因以“走丸”比喻事势发展顺利而快速。
- 走了和尚走不了寺
zǒu le hé shàng zǒu bù liǎo sì
见“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
-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一条道走到黑
yī tiáo dào zǒu dào hēi
形容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义无反顾,不顾后果,坚持走到底。
- 一路走好
yī lù zǒu hǎo
常用俗语,常常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者同学之间相互祝福。
- 一走了之
yī zǒu liǎo zhī
指不顾而去。
- 一兔走
yī tù zǒu
说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
- 高飞远走
gāo fēi yuǎn zǒu
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 铤鹿走险
tǐng lù zǒu xiǎn
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