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赞
kāi zàn
谓给予赞助。
- 赞庸
zàn yōng
谓颂扬功劳。
- 赞府
zàn fǔ
古代对县丞的别称。
- 序赞
xù zàn
1.亦作“序讚”。 文体名。其形式为简述他人生平,末加赞语。 2.见“序赞”。
- 赞序
zàn xù
1.指史书作者为传主所作的赞语和为各“志”所写的引言。多附于传文之末。 2.论述治国道理的一类文章。
- 赞庆
zàn qìng
庆贺。
- 幽赞
yōu zàn
1.亦作“幽讚”。谓暗中受神明佐助。语出《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於神明而生蓍。”高亨注:“言圣人作《易》,暗中受神明之赞助,故生蓍草,以为占筮之用。”《隋书·音乐志下》:“降景福,凴幽赞。”宋苏辙《北京开二股河罢散日道场朱表》:“仰祈幽赞之功,式遏横流之祸。” 2.谓使隐微难见者明著。 3.见“幽赞”。
- 赞币
zàn bì
古礼,祭祀时,大夫帮助国君拿币,供君取以祭神。
- 赞导
zàn dǎo
1.举行典礼时依照仪式赞唱引导。 《后汉书·百官志二》:“其郊庙行礼,赞导,请行事,既可,以命羣司。”《旧唐书·李汉传》:“大夫中丞到班后,朝堂所由引僕射就位,传呼赞导,如大夫就列之仪。班退,赞导亦如之。”《金史·礼志四》:“侍中诣庙庭本位立,皇帝将出大次,礼仪使与太常卿赞导。凡礼仪使与太常卿赞导,并博士前引,俛伏,跪称‘臣某赞导皇帝行礼’,俛伏,兴。” 2.帮助;辅导。 宋 王谠 《唐语林·规箴》:“ 宪公 固英睿,初即位,得 杜邠公 赞导,及其成功,多 邠公 力也。”《明史·余懋学传》:“今执政大臣一政之善輒矜赞导之功,一事之失輒諉挽回之难,是为诬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王府官僚皆请罪,帝曰:‘朕教训犹不从,岂汝等所能赞导邪!’并释不问。”
- 宾赞
bīn zàn
1.亦作“ 宾讚 ”。举行典礼时导引仪式的人。宾,通“ 儐 ”。《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謁者掌宾讚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旧五代史·梁书·刘捍传》:“ 捍 便习宾赞,善於将迎。” 2.指幕僚。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公暨宾赞,稽经諏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八:“吾不见士大夫五十年矣,不用復从宾赞,幸为我谢之。” 明 方孝孺 《黄晏仲晦字说》:“其宾赞相与言曰:‘欲晏者,惟自晦而已。’于是字之以 仲晦 。” 3.见“ 宾赞 ”。
- 赞宪
zàn xiàn
指辅臣。
- 宣赞
xuān zàn
1.弘扬赞助。 《后汉书·邓骘传》:“﹝臣兄弟﹞託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并统列位,光昭当世。不能宣赞风美,补助清化,诚惭诚惧,无以处心。”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四首奉始兴王命作并启》:“言既无雅,声未能文,不足以宣赞圣旨,抽拔妙实。”《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有安日下之大勋,加以表光明之盛德,宣赞洪猷,以左右朕言。” 2.宣赞舍人的省称。后亦用以称呼贵官之子弟。《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 天福 六年, 晋王 怕 安重荣 跋扈,宣授 刘知远 为 北京 留守。那 知远 的孩儿 承义 年至十二岁,因外出走马,被军卒戏笑曰:‘宣赞跨马趯毬快活,怎知恁的娘娘在那 孟石村 ,日夕在河头担水,多少苦辛么?’” 3.谓弘扬赞助。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抚寧之勋,实洽朝野,识量局致,栋干之器也。方宣讚盛化,缉隆圣世,志绩未究,远邇悼心。” 4.称颂。《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竞説君臣道合,远近宣讚。”
- 宏赞
hóng zàn
大力辅佐。
- 嫑赞
biáo zàn
不求赞美
- 赞语
zàn yǔ
赞美的言语
- 诏赞
zhào zàn
禀告和赞助(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