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贼死
zéi sǐ
〈方〉要死;几乎令人受不了
- 正贼
zhèng zéi
正犯;主犯。
- 桀贼
jié zéi
凶暴的贼徒。
- 枭贼
xiāo zéi
凶悍之盗。
- 枪乌贼
qiāng wū zéi
软体动物,外形略像乌贼而稍长,体苍白色有淡褐色的斑点,尾端呈菱形,触角短,有吸盘生活在海洋里。 通称鱿鱼。
- 枉贼
wǎng zéi
无辜被害。
- 贼材
zéi cái
指具有偷盗本领的人。
- 贼杀
zéi shā
1.杀害。 2.用作詈词。
- 贼本
zéi běn
祸根。
- 木贼草
mù zéi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绿色,呈管状,中空,有节;叶退化成鳞状。因表面粗糙,可用以打磨木、骨、铜等器物。旧题 宋 苏轼 《物类相感志·器用》:“刀子銹用木贼草擦之,则銹自落。”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木贼》。
- 贼曹
zéi cáo
1.官署名。西汉 成帝 于尚书初置二千石主郡国事。 东汉 光武帝 改以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词讼、罪法,亦称贼曹。《后汉书·何敞传》:“ 敞 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贼盗。”《通典·职官五》:“ 汉成帝 时,尚书初置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断狱。 后汉 光武 ,改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政,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词讼,罪法,亦谓之贼曹,重於诸曹。” 2.官名。 东汉 太尉属官以及各郡县置贼曹,主盗贼事。《后汉书·党锢传·岑晊》:“又以 张牧 为中贼曹吏。”后也泛称捕盗之官吏。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嗟我身为赤县令,操权不用欲何俟?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中:“宪副 金坛 于公 备兵 大名 日,下令捕一大盗,部内贼曹诸捕,率以督限笞困。” 3.特指兵部。 明 陈子龙 《感怀》诗之七:“圣明依重惟金部,海内经营恃贼曹。” 4.贼众;匪类。《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 后蜀 周珽 《儆诫录·开照寺盗》:“寺元有 释迦 藕丝袈裟,为千载之异物也,贼曹分取,与其妻拆而易之。”《水浒传》第十八回:“诗曰:保正缘何养贼曹,押司纵贼罪难逃。” 清 黄遵宪 《京乱补述》诗之三:“举国成狂病,羣官作贼曹;驴王兼狗相,踊跃喜同袍。”
- 暴贼
bào zéi
1.残暴。 2.残害。
- 贼暴
zéi bào
残虐;暴虐。
- 贼智
zéi zhì
1.谓损害智慧。 2.贼人的智谋。 3.鬼主意;坏点子。
- 贼星
zéi xīng
流星
- 白日贼
bái rì zéi
指以小商贩为掩护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