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贷
xìn dài
1.银行存款、贷款等活动,多指银行的贷款 2.记入帐户贷方以增加收益、净值或负债的额
- 乞贷
qǐ dài
求借;求讨
- 丐贷
gài dài
乞贷,请求借贷。
- 不贷
bù dài
1.不施与。 2.不饶恕;不宽免。 3.不忒,不得差错。贷,通“忒”。
- 率贷
lǜ dài
唐 代的一种杂税,即对富户按其财产的比率强制举债。
- 委贷
wěi dài
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发放的贷款。
- 贾贷
jiǎ dài
买卖。
- 资贷
zī dài
借贷。
- 赈贷
zhèn dài
救济。
- 逋贷
bū dài
1.借贷官物,逃匿不还。《汉书·武帝纪》:“诸逋贷及辞讼在 孝景 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 颜师古 注:“久负官物亡匿不还者,皆谓之逋。” 2.指借贷官物拖欠不还。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二》:“赐……鰥寡孤独高年帛,逋贷不入者勿收。”
- 贷帖
dài tiē
借债的字据凭证。《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 匡范 ﹞忧悸而卒, 曦 祭赠甚厚。诸省务以 匡范 贷帖闻, 曦 大怒。” 胡三省 注:“贷帖,贷钱之文书也。”
- 轻贷
qīng dài
轻易饶恕。
- 贷赡
dài shàn
赈贷,周济。
- 隆贷
lóng dài
指皇帝的恩赐。
- 贷钱
dài qián
借债。《史记·孟尝君列传》:“岁餘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诸省务以 匡范 贷帖闻” 元 胡三省 注:“贷帖,贷钱之文书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爹乐得蹦高,着忙去张罗钱买布,上 杜善人 家说情贷钱,说来说去都不行。”
- 质贷
zhì dài
典押借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