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贬撤
biǎn chè
削减。
- 抑贬
yì biǎn
贬低。
- 贬所
biǎn suǒ
贬官后被安置的地方。《新唐书·杜元颖传》:“ 元颖 死於贬所,年六十四。” 陈寅恪 《李德裕贬死辨证》:“﹝ 大中 ﹞三年十二月卒于贬所。”
- 贬悴
biǎn cuì
瘦损憔悴。
- 贬忽
biǎn hū
批评和轻视。
- 贬弃
biǎn qì
谓免去职位,弃置不用。《后汉书·酷吏传·王吉》:“课使郡内各举姦吏豪人诸常有微过酒肉为臧者,虽数十年犹加贬弃,注其名籍。”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谢移镇表》:“唯当遵守詔条,贬弃奸慝,平均徭赋,示以义方。”《万花楼》第六十回:“只求母后将儿处治,如若不忍,亦请贬弃幽宫,别立贤孝之君。”
- 贬异
biǎn yì
1.犹贬斥。 2.贬斥异端。
- 贬家
biǎn jiā
免官回乡。
- 贬诎
biǎn qū
贬退,罢黜。 詘,通“ 黜 ”。
- 贬解
biǎn jiě
押解。
- 采善贬恶
cǎi shàn biǎn è
采取善良的,贬斥恶劣的
- 褒贬分明
bāo biǎn fēn míng
对待事物时客观对待,对该赞扬的地方,赞扬,对该指责的,指责,而并不是以偏概全,好就是全都好,坏就是全都是坏。
- 褒贬不一
bāo biǎn bù yī
有的褒有的贬,意见不同。
- 窜贬
cuàn biǎn
贬谪;放逐。
- 流贬
liú biǎn
流放贬谪。
- 贬望
biǎn wàng
降低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