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象
chéng xiàng
成为感官可以觉知的形象或现象。具体内容视所指不同而异。
- 象戏
xiàng xì
下象棋。
- 象意
xiàng yì
“六书”之一。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 无意想象
wú yì xiǎng xiàng
又称不随意想象,是一个词语,指没有预定的目的。
- 想象
xiǎng xiàng
1.见“想像”。 2.缅怀;回忆。 3.犹设想。
- 惨象
cǎn xiàng
悲惨的景象。
- 悬象
xuán xiàng
1.天象。 多指日月星辰。 2.公布历法。
- 象态
xiàng tài
犹形态。
- 心象
xīn xiàng
心事。
- 象德
xiàng dé
1.谓象征德行。 2.谓以君主的德行为榜样。 3.佛教语。指佛祖之德。
- 象徵
xiàng zhǐ
1.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2.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 中国 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3.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冰心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 4.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如 鲁迅 的小说《药》的结尾,以 夏瑜 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5.迹象;特征。 叶紫 《丰收》:“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什么东西,在这个时候,也都现出了由于热而枯萎的象征。”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浑身上下,最带着艺术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对永远如在梦中的迷茫的眼光。”
- 徵象
zhǐ xiàng
1.验证。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臣闻善谈天者,必徵象於人;工言古者,先考绩於今。” 唐 罗隐 《谗书·解武丁梦》:“ 商 之道削也, 武丁 嗣之,且惧祖宗所传圮坏於我……乃用假梦徵象,以活 商 命。” 2.征候;迹象。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说了些要临盆时的征象。”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七:“这实在是 中国 目前政治上最重要的征象。”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两个战场》:“直到现在为止,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军队进攻的事件还未停止,并且看不出任何准备停止的征象。”
- 微象
wēi xiàng
谓幽微的先兆。
- 忘象得意
wàng xiàng dé yì
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 得意忘象
dé yì wàng xiàng
指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 象征派
xiàng zhēng pài
以象征主义为创作方法的文艺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