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生
xiàng shēng
口技
- 瓷象
cí xiàng
一种在瓷板上绘画的瓷制艺术品
- 瑶象
yáo xiàng
美玉和象牙。
- 象瑱
xiàng tiàn
古代冠冕两侧下垂结于丝绳上的饰物,以象牙制成,下垂当耳,可以塞耳。
- 瑞象
ruì xiàng
1.吉祥之天象。 2.象征吉祥之象。
- 象珥
xiàng ěr
象牙制成的耳饰。
- 珍象
zhēn xiàng
华美的景象
- 返祖现象
fǎn zǔ xiàn xiàng
祖先的特征,经过几代后又重现于子孙身上,如人长尾巴、全身长毛等
- 表面现象
biǎo miàn xiàn xiàng
显露于表面的事物的外在现象,一般指非本质的部分。
- 象环
xiàng huán
1.象牙环。 2.刀环的一种。其形如象。
- 象王
xiàng wáng
1.象中之王。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 2.佛教语。喻佛或菩萨。 3.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
- 象玄
xiàng xuán
指佛经的精义微旨。
- 犀象管
xī xiàng guǎn
用犀角、象牙制成的笔管。
- 犀象
xī xiàng
1.犀牛和象。 2.犀角和象牙。
- 象犀
xiàng xī
1.象和犀。 2.指象牙和犀角。
- 牺象
xī xiàng
古代饰有鸟形、鸟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大庙,牲用白牡,尊用牺象。” 郑玄 注:“尊,酒器也。牺尊以沙羽为画饰,象骨饰之。”《左传·定公十年》:“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 杜预 注:“牺象,酒器,牺尊,象尊也。” 孔颖达 疏:“ 郑众 云……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凰。 阮諶 《三礼图》:牺尊画牛以饰,象尊画象以饰,当尊腹上画牛象之形。 王肃 以为牺尊象尊为牛象之形,背上负尊。 魏 太和 中, 青州 掘得 齐 大夫 子尾 送女器,为牛形而背上负尊,古器或当然也。” 唐 刘禹锡 《上仆射李相公启》:“夫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薪;朱而蓝之,犹足为器。” 明 杨珽 《龙膏记·起衅》:“南衙北府无相抗,怎把干戈暗藏牺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