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罔象
wǎng xiàng
1.亦作“罔像”。 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或谓木石之怪。 2.水盛貌。 3.虚无。 4.同“象罔”。
- 象罔
xiàng wǎng
1.亦作“ 象网 ”。《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 知 索之而不得,使 离朱 索之而不得,使 喫詬 索之而不得也。乃使 象罔 , 象罔 得之。”一本作“ 罔象 ”。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后用为典故。 唐 赵嘏 《成名年献座主仆射兼呈同年》诗:“曾失玄珠求 象罔 ,不将双耳负伶伦。” 明 刘基 《贺新郎·愁思》词:“ 赤水 珠沉迷 象罔 ,暗尘深、不见 长安道 。” 王闿运 《秋醒词序》:“岂 象网 三求之后,将钧天七日之终。” 2.不真切;模糊不清。 宋 朱熹 《感兴诗》之一:“浑然一理贯,昭晰非象罔。”
- 象网
xiàng wǎng
见“ 象罔 ”。
- 象纬
xiàng wěi
象数谶纬。亦指星象经纬,谓日月五星。
- 纬象
wěi xiàng
星象。
- 象约
xiàng yuē
象鼻。 一种珍味。
- 表象系统
biǎo xiàng xì tǒng
指,我们把外在世界发生的信息,编译成我们大脑可以理解的方式。
- 系象
xì xiàng
1.寄托意象。 2.《周易》中的《繫辞》和《象传》的并称。
- 象系
xiàng xì
《易》的《象》传和《繫辞》传。借指《易》学。
- 类象
lèi xiàng
谓形象类似。
- 象类
xiàng lèi
相象,比拟。
- 米象
mǐ xiàng
昆虫,成虫身体红褐色,头部前伸似象鼻,鞘翅上有四个赤褐色圆形斑点。 成虫和幼虫吃稻、麦等粮食,是仓库中的害虫
- 象篦
xiàng bì
用象牙饰制的篦。
- 象管
xiàng guǎn
1.象牙制的笔管。亦指珍贵的毛笔。 2.指笛。
- 象简乌纱
xiàng jiǎn wū shā
象简:象牙做的朝笏;乌纱:黑纱制成的官帽。 手执象牙笏,头戴乌纱帽。指旧时大官的装束。
- 象简
xiàng jiǎn
即象笏。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 开成 中有 龙復本 者,无目,善听声揣骨,每言休咎,无不必中,凡有象简竹笏,以手捻之,必知官禄年寿。” 宋 文同 《和张屯田雪中朝拜天庆观》:“遥望玉宸端象简,宛然身在 广寒宫 。”《宋史·度宗纪》:“ 陈宜中 经筵进讲《春秋》终篇,赐象简、金御仙花带、鞍马。”《三国演义》第四回:“﹝阶下一大臣﹞挥手中象简,直击 董卓 。”参见“ 象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