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飨象
xiǎng xiàng
比喻难以捉摸,无可明辨的事物。饗,通“ 响 ”。
- 象斗
xiàng dòu
草(皂)斗,即栎实。 其壳煮汁可以染黑。
- 象貌
xiàng mào
1.像事物的容貌。 2.形象;容貌。
- 龟象
guī xiàng
1.龟卜显现的征兆。《左传·僖公四年》“筮短龟长” 晋 杜预 注:“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龟象筮数,故象长数短。” 唐 皇甫琼 《对词标文苑科策》:“ 柱州 巢氏 之际,晦声迹於龙图;结绳鍊石之餘,摛景曜於龟象。”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五:“西北騖环裘,东南尽龟象。” 2.神龟和大象。古代以为吉祥之物。
- 魏象
wèi xiàng
魏阙。
- 象龚
xiàng gōng
貌似恭敬。比喻奸邪。
- 醉象
zuì xiàng
佛教语。 疯狂如醉的恶象。比喻为害极大的迷乱之心。
- 遗象
yí xiàng
见“ 遗像 ”。
- 象鞋
xiàng xié
捕象的器具。
- 震象
zhèn xiàng
1.《易·说卦》:“震为雷,为龙,为玄黄……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顙。”高亨注:“震为雷,雷之动迅速,此四种马行亦迅速,故曰。”后因以“震象”喻指骏马。 2.《易·说卦》:“震为龙。”因以“震象”指帝王气象。
- 静象
jìng xiàng
静谧的景象。
- 香象
xiāng xiàng
1.佛经中指诸象之一。其身青色,有香气。 2.菩萨名。 3.香药和象牙。
- 貌象
mào xiàng
亦作“ 貌像 ”。形象;相貌。
- 象辇
xiàng niǎn
1.象拉的车。 2.犹象辂。指帝王车驾。
- 质象
zhì xiàng
犹形体。
- 鼎象
dǐng xiàng
相传 夏禹 时以百物之象铸于鼎,使民知善恶。 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明 唐顺之 《零陵县知县题名记》:“是则其为令也,善而名之也,甚于旂常之载焉;其为令也,恶而名之也,甚于鼎象之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