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象震
gāo xiàng zhèn
清代知府
- 象脚鼓
xiàng jiǎo gǔ
傣 族击乐器, 景颇 、 阿昌 、 布朗 等民族亦采用之。 因形似象脚而得名。上端较粗,下端呈喇叭状。木制鼓身,羊皮蒙面,形状大小不等,大者长约130厘米。鼓声宏壮深沉,有独特音色。演奏时,斜挂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于舞蹈伴奏。
- 骨象
gǔ xiàng
见“ 骨像 ”。
- 象道
xiàng dào
表达对道的认识。
- 象櫡
xiàng zhù
见“ 象箸 ”。
- 象阙
xiàng quē
象魏。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虽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 唐 许浑 《汴河亭》诗:“百二禁兵辞象闕,三千宫女下龙舟。” 宋 王禹偁 《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即徵归象闕,清秩冠鸳鸿。”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岳庙甚壮,门冠以楼有如象闕,夹陛皆题咏。”参见“ 象魏 ”。
- 金象
jīn xiàng
亦作“ 金像 ”。金身佛像。
- 象魏
xiàng wèi
1.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闕”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2.借指宫室,朝廷。
- 象齿
xiàng chǐ
象牙。
- 色象
sè xiàng
见“ 色相 ”。
- 象龟
xiàng guī
1.象和龟。 古谓象、龟皆为祥瑞,帝王有道则现。 唐 康骈 《剧谈录·桑道茂》:“ 建中 元年, 道茂 请城 奉天 ,为王者居列象龟……至播迁都彼,乃验。” 2.一种大龟。生活在山地近水源处,以仙人掌等植物及小动物为食。头大,颈长,四肢强壮,力大可载数人而行。分布于 南太平洋 岛屿,现已很少。
- 铜象
tóng xiàng
见“ 铜像 ”。
- 象鍪
xiàng móu
用象革制作的头盔。
- 象辞
xiàng cí
《周易》解释卦象与爻象之辞。
- 银象
yín xiàng
见“ 银像 ”。
- 象骨
xiàng gǔ
是一味中药,来源于为象科动物亚洲象(学名ElephasmaximusL。)的骨骼。